共计 246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千户庄村自古西通老官道, 北依黑龙港河, 南接沙溪, 东临干渠。 整个村庄溪塘相连, 曲水回绕, 如水上江南。 水润之乡, 灵秀之地, 才俊辈出, 宋诺就是其中之一。宋诺, 字子重, 号金斋, 故城千户庄人。 明嘉靖四十四年, 宋诺以二甲第四名考中进士。 自此, 宋诺的传奇人生拉开序幕。
(一) 救市始末
宋诺考取进士之后, 就任户部主事。 第二年, 嘉靖皇帝驾崩, 隆庆皇帝即位。宋诺时期的明朝, 正直明朝中后期, 货币流通极其混乱, 政府着力推行的纸币“大明宝钞” 失去了信用, 再加上发行没有限度, 防伪措施不强, 社会上假币泛滥, 回收困难, 很快就出现了贬值。 到了隆庆元年( 1567年) , 一贯的纸币连一文钱也换不了。 社会上岀现了以物换物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不得不重新使用金银和铜钱。 可是, 明朝铸钱的数量都远远少于宋朝, 整个明朝铸钱量不超千万贯, 仅相当于北宋两年的铜钱产量。《明史。 食货志》 记载, 嘉靖钱有金背、 火漆、 毓边等工艺。 由于铜价太高, 制造工艺复杂, 铸钱成本高昂, “得不偿费” 。 后来为节省成本, 革除了这些复杂工艺, 工匠开始偷工减料, 造出的钱也“轮廓粗栃, 色泽黯診” o而民间私铸的嘉靖钱质量更为恶劣, 久而久之, 恶钱大行其道,制造精良的金背钱反而退出了市场。 为扭转局面, 皇帝下令停止铸钱, 铜钱只许使用本朝的制钱, 而政府收稅却拒收铜钱, 只收银子。 这种做法, 马上导致了铜钱的贬值。
此种情势下, 皇帝命令户部和都察院拿出方案救市 这时, 户部上了一道奏折, 提出一条允许古钱流通的权宜之计。 写这道奏折的是升任员外郎刚刚三个月的宋诺。他指出, “私钱不禁, 则制钱不行” 。 为稳定铜钱币值, 就必须使铜钱和白银挂钩。 宋诺的方案是, 赋予古钱和当朝制钱一样的法定地位, 每八文铜钱折合一分银子, “不许任意低昂抑勒” 。 不允许商人故意索银和闭门罢市。 “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 银钱皆使; 一钱以下者, 只许用钱。 ” 为方便老百姓买菜, 他还提出菜贩不许用银。 在税收方面, 税额在三两以上的收银子, 三两以下的收铜钱。
宋诺的奏折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并起到了稳定市场的效果。 从明末唐宋古钱仍在市场上流通来看, 此次救市成效显著, 影响深远。
参与了隆庆元年( 1567年) 的“救市” 后, 第二年宋诺擢升为户部郎中。正当他仕途顺风顺水之时, 隆庆二年( 1568年) 九月发生了一起库银失窃案,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
宋诺升任户部郎中后, 负责掌管太仓银库。 太仓银库相当于今天的国库,税收的结余、 罚没的财产都存于此库。 这一年的春天, 太仓库爆出库银被盗,外库银失窃六百两, 老库银失窃七百余两, 震惊朝野。
事发后, 皇帝震怒, 把宋诺和前后接管的官员一并送到法司会审, 为防止舞弊, 又命令户部之外的官员查点库银。 经过清点, 外库银实际少了八百余两,铜钱少了五万七千余文, 而老库银的数目反而多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封条上的标记磨灭, 数目对不上号导致。 可见偷盗库银由来已久。 主犯落网后, 宋诺被降一级, 调到外地。
宋诺被外放四川重庆府的忠州。 北京和忠州隔着千山万水, 宋诺走了大半年才到任。 刚到忠州一个月, 宋诺便接到赴南京户部任职的通知。 还没走到南京, 他又被擢升为南京户部郎中。 官复原职!
好学及第、 为官著述
宋诺生于嘉靖九年( 1530年) , 出身贫寒之家, 自幼好学, 饱读诗书, 孜孜不倦。 宋诺二十五岁乡试举人, 自此更加勤奋攻读。 他农忙躬耕, 闲暇夜以继日, 通读四书五经, 诗词歌赋, 散文史册, 博古通今。 耕读十载, 历经三次 科举, 上天不负有心之人, 三十五岁时, 宋诺终于及第二甲进士, 旋即名噪乡里。
宋诺历任户部福建清吏司主事, 户部河南清吏司署员外郎, 户部陕西清吏司署郎中,四川重庆府忠州知州,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员外郎,南京户部云南清吏司署郎中, 南京刑部、 户部, 山东东昌府知府, 湖广员0阳知府,河南知府,山东兖州知府。 期间辗转于河南、 江苏、 河北、 山东、 北京等地。 所到之处,遍察民情, 诗书随笔, 不绝于墨, 撰成《金斋集》 。
《金斋集》 共四卷, 有文三卷, 诗一卷; 除此之外, 又有策对、 书启之类附入诗后; 还有《历官条教》 , 《政绩》 一目, 为宦游之作。 宋诺少时与乡贤周世选同窗, 二人往来甚密, 《金斋集》 撰成, 周世选怡情祝贺, 欣然作序。
(三) 致仕尽孝
宋诺是山西移民的后代, 他对外常以“河间府故城县籍山西屯留县人” 自称。宋诺家族落户的新义南乡千户庄, “贫瘠逼仄” , 四面环水, 北有黑龙港河, 南有沙溪古道, 每到夏季水涨, 容易被淹。 宋诺《墓志铭》 记载: “未第时甚贫” 。 虽然很穷, 但宋诺竭力奉养双亲, 使之“甘旨无缺” 。 做官后, 他把父母接到官邸, 亲自伺候他们吃饭。 有时候, 为了照顾好双亲, 甚至不惜耽误公事。
宋诺刚调任河南知府四个月。 他得知父亲去世消息后, 立即辞官回家, 由于没有提前申请, 再加上他并非独子, 吏部不同意他丁忧守制。 为了能给父亲守孝, 宋诺干脆“致仕” , 四十多岁就提前退休了。 为了尽孝, 连四品大员都不做, 真是古今罕见。
由于父母先后去世, 宋诺两度辞官守孝, 并为父宋良筹在故城东西大街处修建《诰勒重封坊》 。 宋诺在家赋闲六年。 之后又被朝廷起用, 担任兖州知府,任职三年, 其主政一方的才能才得以施展, 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万历十四年( 1586年) 冬, 宋诺到北京参加地方官员的朝会,待命之时他突发颈疡,于新年前两天去世, 终年五十六岁。 于慎行, 亲笔为之撰写墓志铭。于慎行, 明代政治家、 文学家, 诗人, 隆庆二年(1568年) 进士, 曾任礼部左侍郎、 右侍郎, 转改吏部, 掌詹事府, 官至礼部尚书, 诏加太子少保兼东 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于慎行曾编修《兖州府志》,为宋诺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欣慰,为其致仕尽孝的行为感动,亲自手书,撰写宋诺《墓志铭》,以示悼念,宋诺死后葬于千户庄。万历二十年( 1592年)宋诺被列入乡贤祠,并立《司徒大夫坊》。
综合参考:
顾炎武《日知录》
宋诺《金斋集》 卷二, 卷四
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 卷之十九
万历《故城县志》
《明史•食货志》
《金史•兵志》
《大明会典》 卷之三^一
《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 卷之四, 卷之二十四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履历便览》
王琪鹏《最无奈的救市: 拿古币当钱花》 《宋诺: 救市成功后被降职的“经济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