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绪故里和沙溪考》 郝金龙 沙溪的考证

259次阅读

共计 101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沙溪的考证

沙溪和沙岗相伴,高处为“岗”,低处为“溪”,“岗”在溪侧矗,水在 “溪”中流,小桥人家,渡口别业,正是文人雅士如孙绪、沈嘉者所向往也。 仅凭“绳若贯珠”的“沙磧旧为溪水拥成”,也能断定沙溪与沙磧相伴,两沙 岗村间的沙丘东、西即沙溪。

但考证南来河道并不是很难,最少有三条自西北向东南排列着的黄河北流,

一过红庙西,在村西北而东折;

—穿齐杏基向西北,再东北折;

一自堤口村向东北,过前、后沙岗再东北到千户庄,再北仍入曲流河。

到底哪 条是沙溪呢?颇费一番笔墨。 《光绪故城县志•河防志》载:“曲流河渎前志未载,今查形迹,起本邑 (故城县)烧盆屯,上接武城沙河,蜿蜒下注,东北经新南(乡)〔旳响沟,又东北经永昌(乡)网〕宇屯、大月庄,又东经清北(乡)〔95〕洼里(或为贾丰村), 又东北经北化村至窦堡店出境。下游泄景州为江江河。a〕三支来自于武城的 沙河中,过红庙西的这一支在清朝即被定为曲流河;第二支自堤口村穿齐杏基, 向西北再东北折依然入曲流河,仅有2.5公里,仍是曲流河支流;那么东南侧 第三条是否沙溪呢?

在后沙岗村东北侧再向东北有河形,虽有后世人们挖掘的痕迹,但从长距 离比照,仍能看出是黄河故道的痕迹,即从堤口村东北行流,过前沙岗村东南 角,东北过“沙岗”东入后沙岗村,东北出村进入有河形区,再东北到师黄村, 再东北到千户庄(离故城镇25里),这一段长约8公里即为孙绪时代的“沙溪”, 即《故城县志》所谓的“南河”,与《读史方舆纪要》描述的“沙溪,县西北 二十五里。一名南河。自武城县界流入”〔97] —一对应。堤口当时称“陆堤口”, 与位于今马庄村附近的“正口”,到清道光年间仍属武城县,堤口是景州堤决口时形成,沙溪所经,“正口 ”应该是沙溪河的摆渡口,在明朝的孙绪时期, 沙溪应是一条显著河道。

沙溪乃北宋庆历年间过高鸡泊的黄河北流的“大溜”区,只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本地属湖沼区,潴水区很宽,但水流沿最短线路行流,称“大溜”。北 流初始大溜在白庙向东北,到孟瞳村,至今仍有沙丘一线,就是图中所标注的 “庆历北流沙岗区”,北流断流后,才在师黄村北流千户庄。清初在原故城县 与武县界筑景州堤后,逼武城县(今故城县南部)来水走索卢河(今清凉江), 沙溪应有几十年干涸期。后来运河决堤洪水在堤口村冲开景州堤,向东北泄洪时才留下今天能见的河形。武城界(今故城县南部)来的三支“沙河”在故城 境内都有东折,转折后略呈东西向,沙溪为最南边的一条,应该是地志称为"南 河”的理由。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