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7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晋朝有渤海郡,统县十:“南皮、东光、浮阳、饶安、高城、重合、东安陵、 蓨、广川侯相、阜城。” 蓨县其一也。
北魏拓跋氏结束五胡乱华,以正统自居,给渤海郡地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一一 沦水郡,一直到太和二^一年(497年)才恢复原名。蓨县仍属之。
隋蓨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渤海郡,属冀州。五年(585年)属观州。
唐蓨县“武德初亦属观州〔2°叫贞观十七年(643年)观州废,改属德州。”〔204] 天宝元年(742年),州改为平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德州。永泰(765 年)后,属冀州。㈤耳所以《新唐书》将蓨县属为冀州。
宋时,蓨县属冀州。
金贞元二年(1154年)蒔县改属在今东光的景州(金大安年间改称观州)。
元太宗八年(1236年),观州(后称景州)治所由东光移来蓨县城,以蓨为附 郭。
明洪武二年(1369年),蓨县省入景州,以“蓨”为名的县从此淡出历史。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