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早的枣强侯国(县)在什么地方,一直是扑朔迷离的一个谜,历史上就没有人能正确地描述它的具体位置,由于首封枣强侯国的不清晰,致使其后的文献记载和描述发生错乱,里数和方位描述含糊,使得历代学者们只能含糊转抄或臆测,再加上所依据的河道交叉重合,以致《枣强县志》也就不能正确找到枣强古县正确位置了。
(一)《史记》中的两个枣强侯国
实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枣强县,但遍翻《史记》也查不到“枣强”,原来在《史记。表》[⑴中记载的第七十一侯的“彊”国就是枣强国,不知什么原因而脱漏一 “枣”字,《汉书》的作者班固沿袭了《史记》的错误(有考证认为《史记》成书后因保存不善而遗失“表”,后用《汉书》补齐),仍记载为“彊圉侯留胖” [12]而不是“枣彊圉侯留胖”。中国历史上有成百的学者在为这两本书作“注”,依然没能看出错误之所在,一直到今人注解时还在“彊”下注解为“其地不详”,这使枣强的身世沉入历史的深渊,难怪人们一直找不到汉枣强县了。细心的学者还会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枣强的“家谱”的,请看汉后千年唐朝人李吉甫写的《元和郡县志》:“本汉旧县,属清河郡。高帝以留盼(腔)为枣强侯。其地枣木强盛,故曰枣强。” [13]他虽确定了留於封于枣强,但仍未能指出正确的地理位置,皆因汉枣强和唐枣强都距郡治68里的巧合。
早期中国的官方地理志只志县的设置,没有描述具体位置,这就给后世留下难题。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描述清河和张甲河时提到枣强,“(张甲河)又东北径长乐郡枣强县故城东”〔旧。又载“清河又东北流,径枣强县故城东(杨守敬“西”改为东)。”[⑸时转引“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县西北五十里,有枣强城,故县也”[⑹,这就为寻找汉枣强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在1500多年“沧海桑田”的今天仅靠“东武城一枣强”这一参考线是不能找到枣强的,必须有另一参考线,依两条直线交叉点,既满足于距古冀州的里数,又满足于距东武城的里数,同时满足在清河西的条件才能找到枣强。所以再依最早描述枣强位置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枣强县,西北至州六十八里”〔⑺作另一参考线就顺理成章了。李吉甫是唐朝人,他所说的里数是唐里,1唐里"0.45公里,而六十八唐里的数值应是精确数。“西北至州六十八里”〔罔的“州”是唐冀州,在今冀州市区西北的旧城北关村西北。从北关村向东南“68X0.45=30.6公里”的清河河道西画出“第一参考线”。应劭是东汉人,他所说的东武城到枣强五十里是大约数,1汉里~0.42公里,50X0.42=21公里,汉东武城县在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1刃,距东武城50多汉里,只有取值22公里才能与“第一参考线”对接,交点在今枣强县东南15.5公里的唐林乡、嘉会乡、王均乡三乡交会的区域(下称“三乡会”),应该是可信的。也有人考证在唐林乡倘村,可能与另一枣强侯城、晋城、北魏城不在同一处有关(见618页图7—1中的枣强1)。果如是,人们就不用在“故县村”和“旧县村”上争论哪一处是汉枣强了
这是解古枣强城的第一个死结。 枣强圉侯留胖,官为都尉,打败项籍有功,公元前199年封“千户”于枣强,建立侯国,死后谥号为“圉”。留胖封国后几年内,丁、户成倍增长,可见枣强就成了留家的独立王国。留腔死后传子留章,再传孙留服(复),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留服有罪免除侯爵,国除为县。再到留服之子留定作了长安大夫,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下诏恢复其家。据记载,西汉的侯国设有“相”,不守大臣的礼节限制,这是打天下之始刘邦对功臣侯者立下的盟约。谭其鑲描述说:“邑、道置官与县同,而侯国则别置相如王国,其职责与县令长无异,对列侯亦不拘守臣节,而列侯亦不得以吏视之也。县令长及侯相之下亦稍有掾吏以为佐二,惟不若郡国相之多耳。” a]此地当有留氏大家族集团。有人研究说留氏自此地迁向浙江东阳县,那么枣强也应是今福建留氏的主要的发源地。
在留氏枣强失国后,“广川惠王(之)子,三年十月癸酉,侯刘晏元年” 0]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刘晏为枣强侯在“三乡会”,此处到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泛滥时便人亡政息。只到400多年后西晋后期才再度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