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古城考》郝金龙——过枣强城河渎的辨析

243次阅读

共计 248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河道是寻找枣强古县的依据。早期历史对河道在枣强的径流记载很少,只能在《水经注》中看到其些许踪迹,这是今天寻找枣强古城的重要依据,因郦道元30来岁时作过冀州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之父,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郦道元主持政务),他对枣强与河道的关系描述应是绝对可信的。河道因黄河泛流、雨水、决口又有善徙和占压与重合的特点,但无论时期多长,在某些地区都留有痕迹,根据文献再在卫星地图上长距离比照,虽不完全正确,还是能辨其一二的。本文对河道的径流只能称辨析,谈不上考证。

一)古枣强的地理背景

战国时齐、赵以清河(河流)分界,枣强县域当时属赵国。战国中期前在德州东的黄河是最古老的黄河,地理历史上称《汉志》河,枣强县域西有大陆泽(从巨'鹿到深县西),当时也是黄河的一支流路,在深县再分支,深县向北的史称《山经》河,向东的分支称《禹贡》河,都是以记载的书籍命名。枣强就处于《汉志》河和《禹贡》河所围的大地理环境中,按理讲黄河“一般都是地上河,两河之间则是河间洼地。”⑴。而今枣强正处在从枣强东北到南宫再到故城县南部的一块台地上,跨境还有一条清河滋润。这就为比较抗旱,耐盐碱,适合在贫瘠土地上生长的枣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造了渤海大平原自然奇迹的枣树,也找到了枣强名字和裘都的依据。

二)张甲河的辨析

西汉繁华的枣强在其后300余年便销声匿迹了,原因何在呢?考其原因应与黄河有关。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塞瓠子后,“河复北决于馆陶(今馆陶县),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广深与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⑵文中的“屯氏河”是与黄河大小等同的分支,当时流经今临清北通过今夏津县黄河故道园,再合于《汉志》河⑶。经“信都”的就是过枣强的张甲河,也称屯氏别河,是屯氏河的最大分支,黄河的这次泛滥到汉元帝永光五年(前39才结束,对枣强县影响达70年。

当时东西流向的绛水断流,南北向的清河湮废,只有张甲河在西汉枣强东境穿过。《中国历史地图集》不买《水经注》的账,认为张甲河与北宋黄河元符北流(索卢河)在南宫县曾有合流,通过古文献和今卫星地图对比观察,张甲河在信成县(清河县尹才庄)南已与屯氏别河合流,过今清凉江到南宫尚家寨东,东北流到南宫紫冢,再东北过枣强县大营镇的南王庄、金子、西崔浒,过清凉江,到故城县饶阳店西的杨辛庄、车田村再合清凉江,到枣强的马田村东略循清凉江到王寿村东南,沿清凉江东支向东北流,依《水经注》“径广川县,与绛渎水故道合”⑷,应在旧县村南合东西流向的绛(泽)河,在景县董故庄村向北过广川镇西,并于广川镇北向东拐,东到贾吕村再向东北,东北到龙华镇西、龙华镇北向东(从卫星地图略可辨析故道)。处于河道中的汉枣强侯国,因这次水淹沙埋被湮废。屯氏别河是有记载以来的枣强出现的第一次“灭顶之灾”,当时的人亡政息就不足为怪了!所以东汉没有了枣强县的设置,广川故城、棘津城也应在此时被湮

三)清河的辨析

张甲河、屯氏别河、赵王河、蔡河在今清河县与汉前的清河即已穿插,难分径流。《水经注》写作时的北魏只有张甲河故渎和清河,张甲河早于清河,在枣强县有交叉和重合。北魏的清河已不是汉前的清河,而是疽河、荡水和部分漳河的下游,当地人并未改称漳河,所以郦道元仍称“清河”,北魏以后历史上就称为“漳河”了,为别于西线浊漳河,清河也称“清漳河”。虽有后来的多次改道,在枣强境内仍略循今清凉江流路。清河在北魏时是过枣强的最主要河流,约在前王寿村东北沿清凉江东支向东北,景县广川镇南向东折,略呈东北向到青兰镇(汉历县在镇南)南,再东北到景县南的胡庄村(南蓿城)南,再向北流。⑸

(四)三次黄河北流的辨析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利用王景治河,枣强才有千年的稳定期,到宋仁宗赵祯当朝的庆历八年1048年)以后,黄河曾三次北流影响到枣强。“第一次为庆历八年(1048年)澧州(濮阳)商胡土帚之决所形成,历二年至熙宁二年1069年)导东流而北流闭。第二次为元丰四年1081年)澧州小吴土帚之决所形成,历十三年至绍圣元年1094年)尽障北流,全河东去。第三次为元符二年1099年)内黄口之决所形成,历二十九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因决河由泗入淮以阻金兵而北流绝。”⑹

第一次北流因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中国北方大雨,黄河暴涨并在河南商胡(今濮阳东)决口,形成商胡北流,顺着临清、武城一路北泄,并在今武城县甲马营穿运河进入故城县域,在郑口镇西曹官屯西北,略循官道河进入故城县郑口西的洼地(当时是隋唐的沼泽“高鸡泊”),在宋嘉祐二年(1057年)因地震导致河决李村口,漫流到故城县的朱往驿,在旧县村东沿今王常乡东界再向北。这是流淌11年1057一1068年)的北流黄河主道,⑺“一斗河水,六升沙”的黄河水,没有河堤,不时的漫流,高鸡泊淤平了,漳河湮灭,当时枣强城垣飘荡,人亡殆尽。

疮痍未平又添新伤,“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六月,决冀州枣强端,北注瀛(河间)”罔。从卫星地图上辨析,黄河决口于旧县村,向西北到仇毛庄沿今清凉江向。这是枣强的第二次“灭顶之灾”,枣强城、索卢城、广川城、羌垒城同时被湮。所以1080年成书的《元丰九域志》才有“熙宁元年省枣强县为镇入信都”〔刃的记载。

第二次北流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澧州小吴端之决所形成,在枣强境内略循老盐河河道,枣强县城没有重大灾害的记载,其他地域多沦为北流的宽河道区。

第三次北流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内黄口之决所形成,在枣强境内黄河前期略循索泸河道,在宋、金政权更迭时期曾多次决口于枣强境,对县城影响最大的是“天会四年(1126年)河溢,城圮。十年(1131年)迁于县西北刘马村(今枣强县城)史书对决河河道的流路未描述,应是自古临清,经今清河县东,再入今清凉江(武城县称“黄路河”),在今故城县牟儒林村入枣强,行清凉江西,略呈南北向到东故县过东。金天会五年(1127年)沿清凉江行流的是北宋黄河北流的最后一次,这是枣强县的第三次“灭顶之灾”。

可见历史上枣强县治的五城六迁三次与黄河的泛滥导致的“灭顶之灾”有关。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