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建置沿革》 郝金龙——争议和取舍

199次阅读

共计 165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处于燕赵和齐鲁交错地带的故城县, 1965年底才具有今天的版图, 在谈及历史时就不能简单地将故城县分成“南部” 和“北部” , 这仅是1965年的“可感知”的9年的历史分域。

再前推到1956年则又是一番景况, 为厘清今故城县在历史上的不同地属, 特作如下定义: (1) “里老部” 即是故城县东北部原属景县和德县9村的统称;(2) “德卫部” 即故城县东南部的1956年划归故城的德卫十屯的统称;(3)“故城本部” 即以故城镇为县城的诸村镇统称; (4) “张庄部” 即由景县划归故城县房庄乡的张庄村; (5) “武城本部” 即武城县城河西街; (6) “武城辖部” 即祖杨公社、 武官寨公社、 饶阳店公社的统称; (7) “赵行部” 即赵行周边六村和武城县甲马营的一部分村庄。

还有历史上曾属故城县被划到外县的一些村庄, 如: “小董故庄部” 即1956年归属景县的小董故庄; “马田村部” 即1955年归属枣强的清凉江西马田村; “甘泉部” 即于1964年归属武城县的南、 北甘泉村。 明、 清时期的设置在内地的德卫屯村还不在上述之列。 因河湖的地理隔绝, 曾属不同的政区辖域, 从历史的深处经历几千年, 带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凑在一起的故城县, 总不能以上述“七部”或“九部” 来叙述吧! 今故城域在西汉分属过一县六侯国, 在汉的200年间废置无恒,境域出入纷繁。 北宋时故城县本部又被历亭县和武城县瓜分, 所以找不到统一称谓的基础, 一直到1965年才有统一的故城县。 故本沿革则以有据的历史开始, 以朝代的顺序入手。 为节省文字空间我们还要用到上述七部的概念: (1)(2)(3)(4)四部合称“广川部” ; (5)(6)(7)三部合称“武城部” 。

争议和取舍

夏、 商、 西周时期故城县的地理、 建置无文献记载, 多采取类推的方法。 县志多 称:三代故城当属《禹贡》“九州”的兖州。实际《禹贡》记载说兖州“浮于济潔,达于河”即兖州在济水与黄河之间,据现代斟探资料得知,三代前的黄河在聊、德、沧一线,谭其釀认为《汉书・地理志》描述的黄河是最古老的黄河。《尚书・禹贡》描述的黄河仅是分流,战国以后断流。显然故城县在《禹贡》“九州”的冀州之域,这就是争议。本地理沿革搁置争议,存以待考。但《太平寰宇记》所引《隋区域图志》的夏武城列入沿革表中。

春秋、战国故城地属晋国东阳,齐国昔[CU&]阳,燕国厝寿,赵国东武城的晋、齐、燕三国仍然是类推而得出的结论,故而不取。战国时期故城县或与巨鹿郡的观津有一定关系,也属争议。赵国东武城历史记载能成定论,故列入。

秦定中原,以郡、县制集权于皇帝,故城县域属巨鹿郡厝县,能成定论。五胡乱华的东晋十六国近百年是建置杂乱期,大的区划可查之一二,但与今故城县域的建置仍于是无补。
唐、宋间的五代时期也是故城域建置、地理的空白期,仅列朝代以过渡。

建置和边界

清、民时由原县志描绘的村庄大致能确定清晰的边界。追溯历史时期的边界就成了难题,各朝代的地理志的基本单位到县,所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边界只能绘制到郡。故城县历史境域出入纷繁,今天的几个自然村在历史上就曾属不同的县、郡、州,今县城郑口镇因运河的穿插在不远的历史上就属故、武、恩三县的土地;里老部在西汉就曾为历侯国、蓿侯国所辖;里老部、德卫部在明、清为德州卫所辖;里老部、德卫部、故城部在东汉以后又多为广川(王国、郡、县)所辖;赵行部在1965年前一直属恩县、历亭县、武城县。即是说今故城县的历史复杂,疆域和建置难以清晰。故城县域又是封侯较多的县份,坐落于今故城县域的有:东阳功臣侯国、东阳王子侯虱复阳功臣侯国、陵乡侯国等。这些封国在历史上的存在都比较短暂,多数撤销后为县,边界很难确知。坐落于今故城县境外又统辖过本县部分地域的有历亭县、恩县、漳南县、陵州、吴桥县、蓿县、历县、广川县、索卢县、枣强县、贝丘县等。这两类属建废无恒的古县,疆域和沿革多为推测。

《故城县志》、《武城县志》抑或德州、景县、枣强建志都在明代,对疆域和建置更是各有所据。仅所见三本《故城县志》对建置沿革竟一志一说,互不为据。1998年《故城县志》的建置沿革阐述较全面,多依据之。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