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 分界看运西移民》郝金龙—明朝的居民

300次阅读

共计 281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故城县在清朝分属故城县和武城县两县所辖, 原武城县到清道光年间取县以下基层组织名称, 均改称的乡组织管理, 是居民赋税的管理单位, 每里约管理110户, 从组织结构上讲仍承明朝的组织结构。 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武城县志》 记载武城县有二十六里(包括分割明初治平乡为治上里、 治中里、 治下里的三里) , 同时也记载了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 奉文裁并入武城县的十屯,合计有三十六个(包括)级编制, 在今运河东侧的武城县有^一个里, 运西今故城县一侧有二十五个里,将运西的村庄以划界, 治下里被分割为六个区域(片区) , 德化里被分割为五个区域(片区) , 这是为什么呢? 本文从移民角度作以讨论。
、 明朝的居民
两乡一街有土民

明朝伊始武城县域人户寥寥, 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全县仅有522,人口3020人。 运河以东约占1/3强, 运河以西不超过2000人, 相当于今天的两个中等自然村的人口。 《武城县志》 为区别移民, 称原居民为土民。 上述2000土民分布在: 治平乡(运西武城县南部) 、 德化乡(运西武城县北部) 和半个县城的河西街, 下称一街两乡。 两乡的土民分布面很广, 仅占用了时武城县很少的一部分固有耕地。

《从“里” 分界看运西移民》郝金龙—明朝的居民


(二) 洪武移民的分布

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 始有山西移民进驻武城, 仍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统计数字之中, 估计迁民数量很少或无。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和二十八年( 1395年) 两次登、 莱移民入驻, 以东昌府各县均数计, 武城运西地区约300 户。

由于元末明初洪涝灾害十分频繁, 洪武移民于武城县高阜地区建移民屯的可能性更大, 估计组成三个移民屯, 即于姑屯、 双冢屯、 大兴屯(以今武官寨镇车庄和前花园为中心的区域) , 分布于治平乡土地高燥、 水源充沛的运西最优质的土地上。 (见左图5—6所示)

当时不是村庄的概念, 由若干个居民点组成的同等赋税和同等优惠待遇的乡级组织 洪武移民在此地最久的还不到十个年头, 晩的只有四年, 即遇靖难之役

据叶景涛研究, 燕王朱棣的军队根本未路过武城运西地区, 当然也就不会有灭村的事件发生。相信, 移民屯因有故乡的存在, 整屯返乡避难才是事实。 经土民口传成了 阎王扫北一个不留了! 武城历史上的大兴屯以后再也未出现过, 估计当时避战乱一人未留, 等战乱一过再返回, 连茅草屋也不存在了。

永乐十年(1412年) 前避难返乡的洪武移民又陆续返回, 又成了永乐移民了(因享受政府三年免税的优惠) 可能这是今故城人多数说自己的家族是永乐移民的原因吧!永乐五年(1407年) 前, 运西地区有一街二乡三屯

卫所之屯填充

明永乐五年(1407年) 有德州卫屯在武城县占地屯垦。 嘉靖《武城县志》记载德州左卫屯田十所.,运河西侧明代在8—9个位置上建置过卫屯, 按本书412页《明清设在原武城县的军屯》 的考证, 推测其位置的变动情况:
刘旺屯, 今西半屯镇何刘屯,由刘官屯移到何官屯;
薛福屯, 今饶阳店镇杨庄, 军户移到薛官屯;
张盈屯, 在今军屯镇高行杖村, 军户移到军王庄;
胡真屯, 在今军屯镇胡官屯, 位置未发生变动;
鲁福屯, 在今郑口镇芦庄, 军户移到曹官屯, 再次移徙到今运河东;
洪官屯, 在今西半屯镇李洪屯, 军户移徙于县北境
傅官屯, 在今西半屯镇瓦子庄南, 军户移徙于县北境
西李官屯, 在今西半屯镇西里屯, 军户移徙于县北境
?屯) , 在武官寨镇李店、 军王庙, 移于今傅官屯。

上述提到的县北境指今饶阳店镇的曾官屯、 李官屯、 黄官屯附近。 军屯迁移和位置变动的确切原因尚不能考得, 估计原因有二: 一是运河决口的造成的洪涝; 二是周围的民户太多影响军户发展。卫屯以时武城县一街两乡三屯的无主区垦荒置业, 以初始每屯110户计,七屯共770户, 人口与当时土民相当, 所占土地略多于土民, 但土地等级略高于土民, 可以说军户占据了运西优质的土地。
永乐五年(1407年) 武城运西地区有一街二乡三屯八军占田。
永乐移民屯填充

嘉靖《武城县志》 记载有嘉靖二十一年( 1542年) 有土民乡三个, 移民屯十八个, 包括运西的二乡十屯:治平乡、 德化乡、 傅官屯、 西李官屯、 苦水屯、 洪官屯、 马圈屯、 双冢屯、 大兴屯(无屯民, 散居) 、 曹官屯、 大阜屯、 兀兰屯。 并记载了过往的人、 口, 以表5—1示之。


《从“里” 分界看运西移民》郝金龙—明朝的居民

到永乐十年(1412年) 户数猛增, 标志着永乐年间移民数以5倍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的数量增加, 永乐十年(1412年) 后户数稳定, 再增加的只是人口。

永乐十年(1412年) 前不同年份的移民屯在先期附籍的一街二乡三屯八军外的无主土地上占田立户, 仍然选择了运西地区优质土地。 此时的同一移民屯就出现在不相连接的几个片区上设移民点, 女口, 相隔25里的今石佛村和小林庄则属西李官屯。 今建国镇于姑屯、 宋唐庄、 毛店村同属后来的水西里。(详550页图5—7 皆因不同年份的移民屯在赋税和优惠待遇上不同, 同期移民屯的待遇则是相同的, 可能是造成地域不相连接的主要原因

永乐十年(1412年) 武城运西地区除八个卫屯外, 一街二乡十屯占田附籍。
次生移民再填充
有记载的官方移民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 此前系奉诏移民。 但移民远未结束。

1965年运西地区40万亩耕地计, 永乐十年(1412年) 时县民每人可拥有土地17亩, 13788人可占用24万亩。 按嘉靖年间统计, 官民共占地26万亩,运西还有14万亩未开垦, 除却4万亩卫屯占地和当时积水区, 尚有招彳来移民的空间。这就是出现再生移民的基础, 我们称官方组织移民过后的自由移民为次生移民

次生移民一般自由居于一街二乡十屯八军各村的外围, 并开垦无主的土地。 以宋淑敏和叶景涛的研究认为, 次生移民几乎分布于今故城县的所有的村庄, 次生移民的移民时间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主要体现在人口增加,无序流动的人口, 因无记载, 久而久之, 再也得不到曾居于何乡何村了。
 清末运西的"

据光绪《武城县志》 记载, 武城县共有二十六里, 十屯, 运西有十七,八, 分布于46个片区中。 运西地区的里、 屯有:

治上里(2)(括号数字系每个里中不连接的片区数, 也包括今属外县的8个寄庄片区, 下同)、 治中里(1) 治下里(6) 西李里(3) 傅官里(1)、水东里(1) 水西里(3) 洪官里(2) 马圈里(2) 双冢里(1) 居上里(2) 居西里(3,其中包括1个恩县寄庄区)、 德化里(6) 曹官里(2)、大阜里(2) 兀兰里(1) 唐留里(果子口一村位于运西J。薛官屯(1) 李官屯(1) 曾官屯(1) 黄官屯(1) 傅官屯(1)、何刘屯(1) 胡官大屯(1) 胡官小屯(1) o

详参548页图5—7:武城县运西地区, 由明初的一街两乡发展到清末, 已有一街八屯十七里。 在二乡中填充了 八屯十七里二乡被分割成46个片区, (包括今故城外县的8个寄庄片区)。 依然留有永乐移民区的痕迹。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