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0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我们从北宋黄河向北泛滥引发的人口流徙入手,再看金朝向南移民一一再 次南移,到元朝人、户失衡。才导致元末明初故城域乃至河北、山东的赤地千 里。
(-)北宋的黄河北流
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由于战乱,到北宋雍熙年间(984—988年)贝州五县户 仅有“主一万六千九百三十四,客三千四百七十三”(据《太平寰宇记》)。 县均4081户,合今县域中尚不足7000户。 到北宋的元丰年间(1078—1085年)《元丰九域志》记载: “博州(四县),博平郡,治聊城县,户:主四万九千八百五十四,客二 万三千三十八。” “恩州(三县),清河郡,治清河县,户:主三万二千五百三十五,客二 万二千四十九。” "德州(二县),平原郡,治安德县(在今陵县),户:主一万八千八百 客—万八千二十七。” 上述户数尚不包括逃往外州的难民。这三州是北宋的人口大区,今故城县 域当有居民户27000户,估计人口数多于盛唐时期。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商胡口首决,冲博州一部,恩州武城、历 亭、漳南(1054年撤销)县;(嘉祐)五年( 1060年),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 形成“二股河”冲博州、德州。上述《元丰九域志》的户数统计,是截止于1080年之数,奇怪的“主”、“客”即示“主”为原居民数,“客”应是水 毁家园的避难户。可见灾民“客”居于本县或邻县周边高地上,是等待黄河退 去重建水毁的家园。以此看来绝大多数人户并未远离,主要在于朝廷时堵北流, 时疏东流,使百姓不知所以。果于1068年堵塞黄河北流而行东流。家园在黄河 中泡了21年。但到1072年《宋史》中仍有河北赈灾和河北流民过京西的记载, 表明从庆历八年 1048年)故城域的灾民就踏上南迁之路。 仅隔13年的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二十八日,黄河又在商胡口西的“小 吴端”北决,直冲大名府北部和恩州城,因“未著河槽”,行流散漫,故城大地再遭水浸。稍稍恢复的耕地,初建的茅屋再次冲毁。这次北流一直到绍圣元 年(1094年)十月开东流,而闭北流,又是14年。估计武城著名大户“武城崔” (也称清河崔)和“武城张”(也称清河张)也会踏上南逃之路。
五年后的元符二年(1099年)黄河在“内黄口”第三次大决,再次冲恩州、 冀州和邢州东部。一直到北宋王朝再无能力保永济渠时,黄河北流直行清凉江 一线形成黄路(泸)河。时处在水深火热的故城县域,人口逃亡的也所剩无多了!
随着杜充决黄河阻金兵,黄河水才结束肆虐,但黄河水在故城县内一直到 金朝的明昌五年(1194年)才彻底断流。 黄河北流对博、冀、恩、德的人口重创是空前的。到金初恩、冀黄河泛滥 的县份居民分布极不均匀,因无当时资料可供参考,我们只能以《金史》的户 数作为分析基础。在庆历北流时过博州西,过恩州武城贯御河,恩州受害最重 的是历亭县和漳南县,恩州城(在今清河县)未受害,《元丰九域志》所载“客” 户数应该以临清、历亭、漳南的难民为主,难民集中在恩州城。元丰北流受重 创的是恩州城和稍稍恢复的武城县(今故城西北部时属武城)。元丰北流的主 道在冀州,这时并没有冀州难灾户的数据,但《金史》中的数据可供参考,“冀
州(五县),宋信都郡,户三千六百七十”。县均734户,显然是金朝最荒凉的 州,衡水、信都(即今冀州)、南宫、枣强、武邑如无人之境。时清河、武城 应与冀州诸县相同,恩州之民应集中在今运河以东的临清和历亭县(包括今故城东北部),故金朝在历亭县建置恩州城。从恩州有镇六个,仅历亭就占四个, 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