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8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十多年来,随着国富民强新时代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大 幅度提高。故城县的名门望族们修立族谱、家谱的风尚日渐多起来。可有些问 题也就随着显露出来。
故城县,作为一个内陆县,为什么会成为明代大移民的重点地区;移民之 前故城区域有无原始居民;明代大移民中,洪武移民和永乐移民到底是怎么回 事。本文想就这些问题做一探索,期待社会上对这一问题有过研究的有识之士 予以商榷。
一、相关历史时期故城的居民状况
目前的故城县,西有清凉江,东有大运河,这一明显特征,就充分说明了 其历史悠久,这一悠久的历史,和黄河水的泛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仔细阅 读郝金龙先生所著本书《河渎篇》,这一区域的历史地理对于人文的影响才有 了更加确切明晰的理解。
今故城县在可考的历史时期内,曾四次受过黄河的淤积,即《禹贡》河时 期大陆泽和鬲津河淤积;周定王五年(前602年,一说为前463年)黄河北徙时期的淤积;西汉时屯氏别河的淤积;北宋时期黄河北流的淤积。因黄河的多沙 性,在不同时期都留有漫滩高地,使沧海成桑田,湖沼夷为平陆。元明以后再 经几十次的漳河和运河决口的淤积才形成今天的故城地貌特征。先民的生存须 臾离不开水,而又最怕水。尽管历史时期的黄河北决都会光顾故城大地,造成 先民的一次次的灭绝,但今天仍然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一)早期先民的地埋环境
故城县西北部今房庄、三朗一线是《禹贡》河时期形成的陆地,位于大陆 泽东部的或是钩盘河、鬲津河间高地,在战国到西汉前期就有先民生息,西汉 时属人口密集区,汉初曾属于“四个侯国”,即复阳、枣强、广川、历。饶阳 店镇北的刘辛庄村,我们看到了至今残存着“鳏堤”遗迹。(见519页图5—1中 大陆泽高地)
《禹贡》河时期“九河”的“鬲津河”形成的高地,在原武城县运西中部。 有“三行杖、五庙上、七里村、八段庄(在清河县)”和从军屯、西半屯、武 官寨、郑口南的十七“屯”,再到武城县漳南镇,东北到故城镇,再东到德州 南,也是《禹贡》河时期造就的高阜区。根据故城镇西汉未曾称“胥陵”的东 阳侯国,西半屯镇有过夏朝封国和战国东武城。(见519页图5—1中鬲津河高地) 在周定王五年(前602年,一说前463年)黄河有一次大徙,在郑口以南沿运河一线的“高、蔡、二里、姜、庞堂、曹寺、叶庄”,在郑口以北,略行青罕、辛庄、里老一线。在临清有“贝丘”,清河有“广丘”,都标志着这曾是黄河主道,在赵行附近有过汉东阳侯国,里老乡一部曾属西汉禱侯国。(见519 页图5—1中定王河高地) 在夏庄镇的部分地带属《汉志》河淤积区,土层显示北宋黄河未淹没处, 汉前有先民生活过。(见519页图5—1中汉前黄河高地) 在今清凉江沿线的“五方、六尧、四儒林、两百尺(桥上)”,属张甲河、 漳河淤积,三国时曹操开“白沟一清河”后一度形成繁华地带,从沿线多个村庄 附近分布在耕地中密集的砖、瓦、陶、瓷片,都在传送先民留下的信息。(见 519页图5—1中张甲河高地)
(二)隋唐先民
故城县的早期先民在黄河漫滩高地上居住只能靠有限的文物和史料佐证, 并无户数和人口的确切记载,到隋以后史料记载才多起来,但记载的数据均以 “郡”为单位。 到隋清河郡辖十四县,武城和漳南县都在其中,清河郡十四县共有三十万 六千五百四十四户,县均21896户。按今县合1.5个隋县计算,应有30000多户,估计人口也有150000人,是历史时期内人户最多的时期,可能与北魏时期鲜卑 南迁有关。从故城县北部至今留有窦建德起兵的村名,如:孙务、王务、孟务、 贾务、于务、李务,(贾务、于务、李务合称东三务)、大寒布、小寒布、大 马坊、小马坊、周鸭鹅村、李鸭鹅村、刘鸭鹅村、北獐鹿村、南獐鹿村、杨獐鹿村、鹿豕村、南太子营村(西北化)、北太子营(中北化)、太子营(新化村)、东太子营(东化村)、高小营。可见当时人口的稠密。
盛唐时期天宝年间的贝州(清河郡)据《新唐书》记载:"户十一万一十 五,口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五十七”,武城、漳南是贝州八县中的两县,县均户 13752, 口 104345人。按今县合1.5个唐县计,时有2万余户,160000人。唐歌舞 升平,标榜四世同堂,故有此户、人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