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村历史和水环境》郝金龙—河渠地理方面

214次阅读

共计 18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清凉江

今天所见之清凉江是在1966年的河道基础上于1975年冬到1976年春扩挖的输水排泄河道,自曲周县安寨村起至威县牛家寨称老沙河,再经威县、清河、南宫、故城、枣强、武邑、景县、阜城、交河9县,全长249公里。牛家寨至交河县三岔河为清凉江,故城西界正当清凉江之冲。自清河县军营和南宫市北赞固村进入故城县境,由贾庄沿故城县西部边界,经贾庄、桥上、西里屯、儒林、尧头、五头、盛树林、朱辛庄、黄草洼,再过三朗至朱往驿村入枣强县和景县 内流程38.3公里。今“桥上”村西的河道即这一时期所开清凉江,见图4—120

(二)黄路(泸)

黄路河、黄泸河、清阳江、西沙河都是在北宋的庆历八年 1048年)以后 有三次黄河北流泛滥,图4—12中所标“元丰(1081年)后黄河泛滥区”是第二 元丰北流,元符北流,以及北宋灭亡时的北流时的淤积区和积水区。尤其是金 人入侵之年,沿御河一线直冲恩州(今清河县西),漫灌了军屯北及其故城 大多数城、镇、村。历史古迹如:陵乡、唐武城、末杠城、东武城永失其踪,儒林、檢头、复阳、土营也人亡政息。女真人接管后,清漳河一线只余下一道 在漫野的黄沙中涓流的“西沙河”,已成无上源的排涝河道

查《读史方舆纪要》和《畿辅安澜志》都没有充分证据说明,漳水仍沿北 宋前清漳河道行流,所以说《中国历史地图集》在金时期的地图上标的清漳河 流径是讲不通的。明、清时期原武城县的“西沙河” “黄路河”,原故城县西界的“索卢河” “枯河”是一河多称,是北宋黄河北流故道留下的痕迹

(三 隋唐时的漳河

到隋文帝开国的公元581年前浊漳河即已壅塞,清漳河(今清凉江)的漳 水涌入量加大,高鸡泊的巨浸业已形成,高鸡泊的南入水口始于“桥上”村南 串联三个洼地形成的湖泊,再于兀兰屯北入高鸡泊。这一时期是漳河在故城的 丰水期

当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开永济渠时,原曹操所开的清河运道已经不 可恢复,所以过今清河县并穿故城县南部而过,再到历亭县(今武城县)去今 德州。显然是高鸡泊沼泽地的阻隔不能直线行河。则利用了白沟的河道,并引 荡水和疽水作为永济渠的水源,又引清漳水入永济渠,仍怕水源不足,姚暹再 将浊漳水东引入运。隋运河用的时间不长即断流,又有窦建德开柳沟河,行流 的时间也不长。对于此期的“桥上”而言,向北的漳河则断流。雨水大的年份 “桥上”的漳河是运河的泄洪河道。运河的枯水期“桥上”的漳河也随之断流

(四 曹魏白沟一清河

到东汉末曹操开白沟以通漕运,借以征乌桓,显然由荡、疽汇聚的清河是 不能承载战船的,所以才有“遏淇水入白沟”的记载,按当时的生产力而言 肯定是沟通现成的沟壑再与荡水和疽水连接,内黄县南的白沟应该与《战国策 中的清河流径差异不大。

到近世有人推断白沟即《禹贡》河故道。到桑钦的《 经》记载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曲从县东北,与疽水合,又东北。过馆 陶县北。又东北过清渊县西。又东北过广宗县(威县方家营乡)东,为清河 又东北过东武城县(瓦子庄东)西。又东北过广川县(枣强县旧县村)东。 东过蓿县(景县南胡庄村)南”时,应该是在曹操开白沟后不久。从桑钦的描 述看“与疽水合”,即疽水入白沟处,从此处离开《禹贡》河故道再接《战国策》之清河,淇水、白沟、清河乃一河三称。故而知之,故城县缘西界之清凉 江,到三国之初仍然是历史上的过清阳的清河

“清河又东北迳陵乡西,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 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治也。”过广宗县后侯城 县是清河路过的北魏的县,当时称“侯城县”,因为在东汉曾设过陵乡县,“ 乡西”当是《水经》之称呼。陵乡的位置应在军屯和军营间。其中应劭曰的“ 十里”应是“十七里”之误,本人在陵乡考中作过考证(见本书216页)。清河 再向北到东桥上村东,东、西桥上村当时在清河之西

清河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西,东武城在西半屯乡的盐厂村西南, 东武城之西有末杠(音同波)城,考之在今瓦子庄东,村民在取土坑中曾挖出 过砖瓦,在挖辛堤干渠时也挖出过房基,即“在县(清河县)东北五十里” “末杯城,即十六国时(西晋末)段疾六眷之从弟末杯自称辽西公,与石勒相 持,因筑此城号曰'末杯城’”。清河在再向北过儒林、尧头、五头,沿清河 诸村庄的文化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从瓦子庄村西一直到东桥村东在 隋前或可追溯到屯氏河期都是低洼地,清河河道在这一区域摆动较大。502页图 中4—12标注的“古清河期”即是三国以后的过今“桥上”村东的曹魏运河, 是《水经注》上描述的清河 再向前追溯就到西汉时期的屯氏河的支流一屯氏别河在本地的泛滥,本节 不再赘述

 

《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