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厂村史探源》郝金龙——氏族宅基考

282次阅读

共计 115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氏族宅基考

通过以上讨论, 现居民的王氏祖先约1420年的永乐年间始于盐厂居住。 申氏祖先1524年迁入, 并定名为“盐场村” 。 其他姓氏则无迁入年代和居住宅基的参考, 冒昧作如下考证:
庙后不宜居住的风俗

盐厂人一直信奉不知何处传来的“宁住庙前, 不住庙后” , 看来庙前和庙后都是不宜建房的, 即是建房, 宁可建于庙前, 决不能建在庙后, 1960年代还有人说李凤仪和李凤祥无子嗣乃因住庙后之故, 只有住家庙西南的李凤禄才子嗣绵延。 关爷庙后的东半部几百年来一直空着, 即是赵氏人多无宅, 也不居于庙后。

申立昌之父申凤亭设一 “伙道” 来割断与娘娘庙的联系。 即使到了 1980年代张玉岭于土地庙后建房时, 还将土地庙“请” 走。 就此推断王氏迁民并未选择真武庙和空心皋的台地而选择了官道西的台地, 可能就信奉了这句话。 申氏迁来后所建庙宇都在村外, 关爷庙处于村的西北, 娘娘庙在村西南, 天齐庙在村东南, 家庙选择了较近的村西。 从建庙的特点看, 当时居民集于今村庄的东部的两个区域一王氏祖宅(王丹奎处) 和申氏祖宅(申效朋处) 附近, 郭氏则独立于连续台地的最西端。
高台地建房

从《清河县志》 统计的运河洪水灾异来看, 从明永乐四年( 1406年) 到清光绪十八年( 1893年) 间当地就有大洪灾14次, “平地行舟” "屋顶行舟” 的灭顶之灾就有三次。

每一位年长的人一生中就遭遇最少两次“开口子” (洪水) ,一直到前几年人们还不惜重金买土, 即便人们对历次洪水都有宅基高度的概念,仍无限制地垫高宅基, 就与怕水的传统有关。 当年虽然垫宅子是不易之举, 但占地填宅仍是乐此不疲。 从盐厂老宅的地势不难看出张玉杯、 张玉文、 申效生,这三家是人口急剧增长才填垫新宅;王福全、 王福林、 王福祥兄弟则是迁来的晚无台地可占而填垫新宅基; 郝敬祥(人称“下涯子” ) 都是稍低于原台地的新宅。 

同族群居的特点

盐厂从未有传说的圈地和圈宅, 倒是有传说江善人的时候, 只要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画上圈就“0K” 了, 三天也不会有他人取走。

土地和宅基在起初都是自由获取, 宅基即为祖宅, 通过兄弟分家再向外扩大宅基重建房屋, 到无法分割时才另辟新址。纠其原因: 一与贫穷有关, 还有一重原因则与传统礼教有关。

据申明真母亲讲, 她曾经历过四世同堂共吃一锅饭的长年的煎熬, 四世五窝(“窝” 是一对夫妻和未成年子女的俗称) 13 口人共处不足80平米的四合院内, 祖代居东上房, 父代居西里间, 叔居东房, 孙代一居西房, 一居南房, 真是人满为患, 最忙的当属厕所, 这还不用说, 更难以忍受的是入冬后主张“吃稀不吃干” 的满满的八印大锅的“红薯黏粥” , 烧开水都要在一早6点生火, 要用冻烂的左手拉一个多小时的风箱才将水烧开, 往往还不够吃。 十几年如一日, 都是为了祖代的四世同堂的好名声, 这是1900年代以后的情形。 祖宅前、 后、 左、 右邻都是服支近的一族, 这就为搞清族宅提供了线索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