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故城县538个村庄中, 许多村庄的定名与古代先贤有直接关系。 这充分说明故城人民对“尚贤” 文化的传承。
周庄(故城小屯乡) 该村的命名, 与故城古代名人周世选相关。 据县志载, 明万历六年(1578年) , 尚书周世选在此居住, 故取名周庄。 周世选, 字文贤, 号卫阳, 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周庄村人。 靠苦读成才。 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进士, 高拱之门, 却不畏权贵。 曾任常州府推官, 后任南京兵部尚书。 明朝时期, 倭寇进犯我国东南沿海,周世选在任南京兵部尚书期间, 亲临海上巡防, 并指挥常州郡传檄拒敌, 大破入侵日本倭寇。
夏庄(夏庄镇) 该村的命名, 与古代名师夏光显相关。 据明万历六年(1568年) 二月所立夏公墓碑文载: 该村夏光显教学山东潍县, 其弟子有三进士, 于是夏公位冠儒林, 声施后世, 为纪念夏光显, 该村故取名夏庄。 至今, 在夏庄村后, 三进士为夏光显所立石碑及碑文犹在。
马庄(夏庄镇) 该村的来历, 与故城古代名人马中锡相关。 马中锡, 字天禄, 号东田, 祖籍大都人。 随曾祖父马从周来故城定居。 其父亲名伟, 先任唐定王府的长史, 后任处州知府。 马中锡从小机敏颖悟, 擅长文学, 文章快捷,文采斐然, 闻名当时。 成化甲午乡试第一名。 第二年考中进士。 官至御史,文学成就《中山狼传》 被编入中学教材课本。 《故城县志》 载, 马中锡死后, 故城人民为纪念立祠, 葬于故城东, 后世子孙定居马庄。 马庄由此得名。
里老位于故城县北部, 这一村名的延续作为一种地名文化的符号, 历史纪念意义很大。里老, 根据元曲唱词的记载, 里老就是里长。 元曲《陈州乗米》 第三折:“那官人里老安排的东西, 他看也不看。 ” 另外,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杂记民谣也涉及到“里老” 的称呼, 可见, “里老” 的称呼是在元以前。
根据史料记载, 里长就是里正, 里正又称里君、 里尹、 里宰、 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 唐代称里正、 明代改名里长。 《公羊传•宣公 十五年》 注: “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 为里正。 ” 秦、 汉两朝沿用。
班固著《汉书。 百官公卿表》 叙述县以下的地方职官说: “大率十里一亭, 亭有长。 十亭一乡, 乡有三老、 有秩、 啬夫、 游徼。 ” 据《续汉书・百官志》 :“一里百家” 。 一般谈到汉代官制或地方行政制度, 总说“积里为亭, 积亭为乡” 。 顾炎武发现汉朝是“以县统乡, 以乡统里” 。 里长的职能相当于现在的村级领导。
故城县里老村地处故城县最北端, 这一地域在汉代为穆侯国区域, 为故城古老地域之一。 唐代时候, 窦建德义军大后方也在此地, 窦建德起义之前也曾做过里长。 “里老” 村名是村里出过“里老” 一级的人物纪念得来, 和三老(今三朗南、 北镇) 村一样, 是故城的古老文化村庄之一。
北袁庄据袁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1404— —1424年) , 太学生袁筠奉旨在故城城北建袁家庄, 名北袁庄。
吴令史(梧茂镇) 据传, 明朝时期八此村有一大庙, 有个姓吴者当庙里总管, 后来他在朝里当了令史官,为纪念该人就以吴令史作为村名O
孟瞳(辛庄乡) 据传, 明景泰六年( 1450年) , 翰林学士孟宏佩来此教学, 由他命名孟瞳村。 后此该村分成前、 后两个自然村, 居前者则为前孟瞳。
从以上的文化村庄的命名来看, 村庄名字就是一个地方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符号。 在故城县, 像这样具有纪念意义的村庄还有许多。 这些村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个故事、 传说, 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 依旧生动, 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