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寺, 在古代有三种解释: 1.古代的官署, 如大理寺。 2.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如少林寺。 3.伊斯兰教徒礼拜、 讲经的地方,如清真寺。故城以“寺” 命名的村庄居多, 主要源于河、 湖之间高地多, 土著居民多,各种文化汇集的机遇多。 也说明, 儒学、 道学、 佛学在古代对故城文化的影响久远深厚。
故城与“寺” 有渊源的村庄有:•白佛寺、 湖心寺、 骑马寺、 四面佛(四新) 、杨寺、 马寺(旧仙寺) 、 石佛、 草寺、 大化村。
四面佛四面佛堂村现改名为四新村, 位于夏庄镇。 《故城县志。 卷五》记载: “四面石佛堂, 在县东云汉村。 金大定二年(1162年) 赐额极庆院, 俗呼四面佛, 寺废佛存。 ” 清代, 此地重修佛寺, 佛寺延续至解放初期。 现在,有出土的四面佛方形坐像, 通过鉴定, 四面佛像为隋唐时期文物, 其雕刻图案非常精美。 四面佛村由此得名。
2016年春, 通过对四面佛村的考察, 确定, 四面佛村遗址在今村庄西北沟渠东高台上。 此处大约100米见方的范围内, 散布堆积有大量瓷片、 瓦片、 古砖,经鉴定为隋唐以前遗址。
大化位于夏庄镇。 传说元代至正四年( 1344年) , 有一位得道高僧来到此地, 见此地村民善良, 村风淳正, 百姓信佛者众, 于是决定在附近村庄化斋,修建庙宇, 供奉香火, 保一方百姓平安。 村里有个秘姓人家日子殷实, 秘员外听说此事慷慨解囊, 出白银千两, 谷米百担。 在秘员外的带动下, 附近各村百姓也各尽其能, 伸出援手。 不久一座格局为前后两座大殿的庙宇矗立在村子的东北方向。 颇为壮观。 从此这里僧尼居住, 香火不断。 庙宇坐落的村庄化缘贡献钱物最多, 故名大化村。 今经调查, 寺庙里的一位最年轻的尼姑还在世
草寺在今建国镇。 据考证, 该村有座寺庙。 元末明初, 由于战乱和水患,此地人烟稀少。 明初移民来时, 见寺庙内长满杂草, 称此村为草寺。
马寺、杨寺位于子游庙附近。 这里不但儒家文化盛行, 而且在附近建有两座寺院。 人们来到这里, 可以观子游弦歌盛况与风土人情, 受儒学思想的熏陶; 还可以去寺庙烧香拜佛, 受到佛家思想的感化沐浴。 久而久之, 马寺、 杨寺附近居民多起来, 形成村庄, 故而有“寺” 命名。
白佛寺位于饶阳店镇清凉江东岸, 与北马前、 北马后古码头较近, 因为这些古码头都可追溯到汉末。 历史上经济、 文化繁荣, 白佛寺因临近古码头,成为佛家必争之地。 相传, 东晋时, 在村西有个大寺院, 院内有个汉白玉佛像,故名白佛寺。
湖心寺位于西半屯镇。 据考证, 其地理位置在乔家洼水域范围内, 历史上, 该村由三个自然村形成, 有一寺院建筑在湖中高地上, 有桥连接各村, 匠心独运, 故名湖心寺。
骑马寺经考, 该村附近有一个古村。 这里位于古高鸡泊边缘地带, 地理位置高, 通过对北官庄西考察发现瓷瓦片来看, 骑马寺距离古村很近, 并建有寺院。 遗迹尚存, 骑马寺由此得名。
在故城县, 因“庙” 、 “寺” 存在而命名产生的村庄有29个, 分别是宋庙、关庙、 赵庙、 刘庙、 崔家庙、 时庙、 夏家庙、 白庙、 红庙、 庙灵、 帝君庙、 小庙、 吴令史、 双庙王庄(北王庄) 、 香炉坡、 刘堂、 五台坡, 白佛寺、 湖心寺、骑马寺、 四面佛(四新) 、 杨寺、 马寺(旧仙寺) 、 庞堂、 石佛、 草寺、 大化村、 毛店村、 石佛村。
石佛见432页《毛店和石佛村的渊源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