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谢公堤与一字河有密切关系。“一字河,《明实录》作一家河”,“在清 河县北三十里连冢集(今连庄),「西通古黄河,东通减水闸入卫河” [157]0郝 金龙先生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本书81页《宋后四渎考》中有阐述。谢公堤以前 的一字河,是北宋黄河北流时的汉流。北宋末年和金人南侵,黄河无人管理时 形成,黄河北流冲毁了在南的临清县城(今临西县)和在北的枣强县城,《宋史。河渠志》未能记载,从《临清州志》和《枣强县志》记载考知,从今清河 县城东向北流,行清凉江西侧。一支汉流在永济渠南向东流到今建国镇南侧,
通减水闸(今建国石闸街南端)入今卫运河。这支汉流在金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前,黄河水未完全断流前,曾是金 朝运输开封皇宫物资入北京的运河,所以有些人认为是永济渠。此汉流即一字 河。
1206年金人开卫河(今运河)时,在一字河入卫处建有石闸,才给今建国 镇留下“石闸”街之名。到明嘉靖三十六年( 1557年),时过350多年,一字 河已经不堪行流,运河和一字河底都高过“石闸”,武城运西地区多处形成湖 沼,谢梦显筑毛家堤时按今天“科学治水”,截断一字河不失为最正确之举。 但站在清河人的角度上来讲,350年以来历次洪水、沥涝都自减水闸排出,武 城县不但修堤堵截洪水,也不让洪水入本该入的一字河,在清河人“莫知死所” 之时还“聚堤抵掌”,此仇一积就是几百年。到清雍正王殿显为武城知县再复堤时,给清河开出泄洪河道,结果谢公堤未复,可洪水仍入武城。
一字河在永济渠南,与永济渠并不重合,在清河赵庄村南与黄泸河为一条 河,汉流在赵庄向东,过段庄南流入武城(今故城)境内,到大、小王里村(谢 公堤的末端的“李村”“西村”就指小王里村)之间,向东过大辛庄,稍向东 北过小辛庄北,再东向于赵庙与刘庙中间穿过,东过关庙和齐庄南,穿过三里 庄、宋庄南,流入建国和民主之间,通过减水闸入卫运河。 永济渠、原一字河、雍正时一字河、谢公堤的考证请参阅郝金龙先生88 页《宋后四渎考•谢公堤》。河渠图参见本书96页1—26图。
今天故城和清河边界均为农田,连今天耕种其上的两县百姓,随着谢公堤 的消失和卫运河的治理,一字河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在武城河西(今故 城)大地上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