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洼历史地理研究》摘要 郝金龙

240次阅读

共计 5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摘要
东大洼早在3800年前就处在《汉志》 河在东, 《禹贡》 河在西的黄河二流期间的河间洼地上。 两河的决口洪水与河南北部、 河北南部的沥水形成一条节令性的, 以湖沼串联形式的河道,后人形象地称其为"鬲津河",故城县中部诸“屯” 即鬲津河边缘高地。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或后定王五年的前463年)黄河第一次改道形成“定王河” ,行今运河一线割断了鬲津河故城、 武城间曾连通的一 “鬲” , 将东大洼之“鬲” 隔离于河西, 而成独立封闭的“鬲湖” 。

西汉时有屯氏别河东阳支黄河与之连通。 北魏后改换水源地, 通过清河(非清河县) 与漳河连通, 隋唐时期清漳河水量加大, 东大洼之“鬲湖” 成为北侧“高鸡泊” 的补水通道, 此期发生窦建德反隋和唐后期, 乐从训劫杀丞相王铎事件。

到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六月形成黄河北流时“鬲湖” , 再次引来黄河水,行流21年后, “鬲湖” 被淤平, 黄河的河道遂辟为“熙宁御河” , 一直被利用到金明昌年间(1190—1195年)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 开通京杭大运河后,原河道成为排涝河道, “鬲湖” 衍为平陆, 与周围比较仍是洼地, 明朝移民来此,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故名之曰“东大洼” 。

自明朝至1963年运河频频决口, 行洪于东大洼, 有记载的43次, 加上未知的元朝卫、 漳决口, 估计有50次, 给东大洼带来丰厚的蒙金土, 侪辈才“哈哈” 逍遥其上。 详细论证见正文,以求探讨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