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老武城大桥, 建成于1958年, 原名武城大桥, 后因1958年与夏津县合并,当时任夏津县长的陈仁全为大桥改名焕光大桥, 赫然书于大桥横梁上, 有人说系县长儿子的名字, 而不屑, 远近仍以武城大桥相称。 大桥用的是苏联图纸, 钢筋混凝土结构, 桥身由三个大桥墩支撑, 上面一个大桥拱, 弧线优美, 恰似一道彩虹斜跨长河两岸, 桥拱一端在河西岸偏西北, 河东一端偏东南, 1958年建成之时就只有桥拱和一段下坡, 下坡向南一点就是老县城的西门, 1973年展宽运河河道,把老县城区划为泄洪区, 县城搬迁到旧城西北, 老县城的西关搬到了东关以东,运河东大堤东移,大桥又接了一段引桥, 此时的桥头已经差不多是在老县城的东门了, 老县城址下挖近两米深, 成了河滩地, 即所谓行洪区, 运河枯水期就是一片良田。 因为西关东移到东关以东, 当时还被成为武城四大怪之一, 四大怪: “评剧团, 没人听; 西关挪到东关东; 县委的井打在河当中; 工业局的汽车拿人拥。 ”第一怪评剧团在当时太普及了, 每个县都有, 听腻了; 第二怪即是讲的西关东移后仍称西关之事;第三怪是说武城县委东移之后新井水质不好, 饮水成了问题,只得在到成了河滩的原址来打井, 故有此说; 第四怪说的是当时的工业局买了一辆旧汽车, 因为电瓶破旧打不着火, 经常要好多人拥(武城俗语“拥” 字当“推”讲) 着才能启动。
武城大桥在当时的德州地区算是最大的跨河大桥了, 桥拱下的一个大的孔洞, 可供大小船只经过, 几个桥墩伟岸挺拔, 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玩耍。 桥拱呈弧线形, 造型优美, 特别是在朝晖或夕阳映衬之时, 桥下波光粼粼, 桥上行人如梭,加之西岸老堤上绿树成荫, 桥两侧各有一段堤坡由青石镶嵌, 缝隙中青草葱茏,野花烂漫。 桥两侧各有一条青石铺就的台阶, 经常有村民担水往返其上, 那时候的运河水是活水可以吃的, 石坡入水处更是天然的搓衣板, 老河西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去那里洗衣服, 老人们常说河水洗衣服特别下泥, 意思就是洗得干净,洗出来还特别滑溜。 老河西街上人们有个习惯, 就是洗衣服拿呱嗒板砸衣服, 木 板隔着湿衣服砸在青石上, 呱嗒呱嗒的, 随即就可听见桥下的回声, 清脆悦耳绕音不绝, 甚是有趣。 桥南不远处的河床正好有一段弯, 河滩里农田连片, 长堤随河就势弯弯绕绕别有一番韵味, 站在大桥上无风自凉, 每到夏天老桥变成了人们晚上乘凉的绝佳去处, 两侧的人行台阶上坐满了老老少少, 海阔天空, 谈天说地。
大桥前身是一座木桥,在武城大桥南约200米处,应就是后来的建国扬水站那块。 战争年代在木桥北侧有鬼子修建的炮楼, 炮楼周围挖了战壕, 就为了守住木桥这条交通要道。 八路军为了端掉鬼子的炮楼, 截断鬼子的援兵, 用小船载满秫秸, 从南边顺水而下, 在两个桥洞间拦上几根棍子, 把火船拦在桥下, 木桥遂被烧毁。 从而切断了河东河西鬼子的交通。 木桥也算是为了抗日英勇捐躯的“烈士” 吧。 冀南区武城县随即迁入河西街, 1945年即率先跃入解放区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