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1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为了考察高鸡泊的位置, 查阅现有两部古《故城县志》 都有“龙潭, 在县 西北三十里曲流河, 相传元末有龙起此地, 水深不可测, 今已湮塞, 断崖犹深数丈”["7]的记载, 清全国地理志《畿辅通志》 上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 估计“龙潭” 就是高鸡泊的最低洼处, 为搞清龙潭的位置曾五次考察, 一次同叶景涛 宋淑敏、 朱红梅同往, 因走东路误入歧途, 发现脚下所踩的破砖烂瓦、 碎陶瓷片竟有宋瓷, 才意识到这就是县志上说的“数丈断崖” 之上的村落遗址, 临近即“龙潭” , 南距北宋郝闺口约1000米, 北距北宋李村口约1500米, 即今冯杏基东北角民宅北600米, 贾黄村坑塘西1000米处。
遗址名称的调查
据考证, 这个遗址应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 闰六月底, 响沟河形成淤平龙潭的同时被冲毁[1斶。 此事引起故城村庄历史研究者宋淑敏的兴趣, 她多方打听, 找邻近老人请教, 总是不得要领, 正在“踏破铁鞋无觅处” 时, 一次回娘家与75岁的老父亲谈起此事, 他说: “小时候经常去这个地方拔草, 那时候,这地方满地都是瓦磴片。 记得有一次, 和三爷爷去那地方拔草, 也是因为好奇,问三爷爷这地方为什么这么多瓦穗片。 三爷爷说, 这地方很久以前是个村庄,叫郑家口, 后来搬走了, 搬到运河边上去了。 ”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 这就是文化传承的魅力, 消失了400多年的村庄穿过“时空隧道” 来到今天, “郑家口” 原来与“李村口” “郝闺口” 或者还有什么“鹿豕口” 等, 都是“黄河渡口” “高鸡泊渡口”连接着枣强、漳南、冀州、平原。
遗址近侧的旁证
通过宋淑敏研究, 郑家口遗址邻近还有一寺院, 名“朝海寺” , 故有贾黄村初始称“一里黄村” , 即离朝海寺一里。 明村庄与元朝古迹有了历史维系点 通过古河渠地理的考察也证明从大杏基、 冯杏基、 响沟、 南岭踪、 鹿豕都是黄河北流时的高地,前、 后响沟村东的河沟、 洼地, 乃明朝建立后200年才形成,(元明时期郑家口的位置见240页图2-26)所以原郑家口的村庄, 搬迁到今郑口也应在明隆庆三年(1569年) 六月。 其“口” 和“朝海” 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的黄河形成的“海” 或到隋唐时期的高鸡泊形成的“海” 。龙潭是高鸡泊的最深处, 以县志记载里数与郑家口遗址亦相符, 在明初此潭与西岸高地还有“数丈” 的高度差, 应是黄河北流过后的地貌, 也表明遗址处于高地的边缘地带, 有“朝海” 的条件, 亦有建“渡口” 的条件
高地形成的年代
在今故城县西北, 西汉时期就建立过多个封国, 如饶阳店的刘辛庄有复阳国, 在枣强徜村有枣强国, 在景县广川北有广川国, 还有传说的姜太公卖浆台,表明早于西汉时这一带就是不受洪水侵扰的人口密集区, 到三国时期曹操开白沟一清河在清凉江一线通过用于漕运。 新《故城县志》 将马军寨、 前、 后土营起源定于战国, 董学定于西汉, 鹿豕源于东汉等, 都表明这些村庄都处于清凉江一线的高地上。 高地的东界即冯杏基向北到沙窝庄、 鹿豕、 獐鹿。 从北宋黄河北流, 我们才知道这儿有“郝闺口” “李村口” 。 经过考察、 调查两“口”间还有一直延续下来的“郑家口” 。 若论源头就牵涉到此地的船渡史, 郑家口的历史可谓远矣!对原“郑家口” 起源保守的估计应在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到熙宁二年(1069 年) o
根据黄河断流的时期、 金运河开通的年份考证, 原郑家口郑氏船民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 后到郑口运河创立“摆渡口” , 应是“郑镇” 的起源之年,起初只能称“郑家渡口” , 不可能与故乡用同一名称“郑家口” , 当明隆庆三年(1569年) 郑家口被冲毁而迁移时, 郑家渡口已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商业码头一一郑镇, 所以此地始终未出现一个称为“郑家口村” 的区域, 书载和口称“郑家口” 只是对“郑家渡口” 的简称而已, 与今天称“郑家口” 为“郑口” 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