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口探源》郑镇的变迁 郝金龙 叶景涛 宋淑敏

265次阅读

共计 9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郑镇的变迁

卫运河如果没有漳河的加入,一般不会形成决口,当全漳入卫后,卫河决口成了 “家常饭”,所以才搞了四女寺减河、恩县行洪区等,这都是后话。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漳河于成安建坝筑堤,自此这一支(卫河)成为漳河主流而成为定局,以后历经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朝代,漳河又多次决口和改道,均在南道范围之内”32」因全漳入运,运河水量骤增,运河在故、武没有官堤,而是民堆,乾隆到道光的70年间经常决口,但在郑口附近的决口 并无记载,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后徐庄以北到辛宅的河决、河漫开始增多,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就有六次33,但对人稠地窄的郑口河圈内水灾情况, 故城县和武城县在光绪年以后和民国期间对这一区域都无记载,只能从河道的 变化来推测(参见236页图2—22,相信河圈内比运河左岸受灾次数要多,河 圈内面积也逐渐缩小,这也是制约河圈内超越河西城镇规模的重要因素,每逢 河决、河漫河圈内辄向河外迁移。

估计民国六年(1917年)时漳卫南运河暴涨 时,造成河圈内涨水是导致武城郑口镇和唐留屯灭绝的原因。也导致了西城镇、 南镇和周边村庄人口的增加。唐留屯居民在清末即有南迁,在水灾之年成了接 济灾民的高地,后形成甘泉村和柳树院村(见238页图2—23。河圈内居民再 集成村时或为“北甘泉”。从此郑镇将河圈内“郑镇口,以二、六日为市”少4“郑家口四、八、十集” 35合并为逢双日集,再后形成“每逢农历的四、八 是大集日,二、六、十是小集日”。

民国六年(1917年)后运河东决次数增加。对此,民国六年1917年)和二一年( 1923年)有两次对郑口附近运河 裁弯取直的动议,终因筹款不易而搁浅。终于在1946年冀南区组织裁弯成功, 形成郑口运河河道现在的形状。

到民国20年(1931年)郑镇有两镇即太兴镇和西城镇,属故城县9镇中的两 镇;1938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5月解放;同年县治迁入郑镇,从而成为故城县 县城至今。

对于武城甘泉村的隶属,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仍属武城县,到1953 被记载在故城县五区(郑口)之一"甘泉乡"来分析,应在日本侵华的第三年, 1939年3月划归故城县四区(郑口),一直到1965年3月署为武城县,故城 县属南甘泉大队同时建立。武城甘泉村于1974年运河治理时迁到东堤外。(见 238页图2—23

 

 

《郑家口探源》郑镇的变迁 郝金龙 叶景涛 宋淑敏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