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郑家渡口开通的最佳时期
北宋熙宁御河在1072年即已开通,在郑家口通过。因后来又有两次黄河北 流、金宋战争、伪齐刘豫政权,运河没有得到利用。金天德五年(1153年)迁 都北京后,修宫殿拆用汴梁宋宫材料入北京,才启用运河,对民生并无作用, 郑家口不会有变化。到金泰和五年(1206年)卫河开通,次年,朝廷责成“县 官则带'管勾漕河事',俾催检纲运,营护堤岸”⑴可。武城县和历亭县都属带 “管勾漕河事”的县。“六州诸县皆置仓之地也。”少刃枣强属不濒河的县,税 粮的交付应在历亭仓,必然从北路到故城,或通过南路到郑口渡河陆运或装船 水运。
有路、有河、有活,此期应该是郑家口开设渡口的最佳时期。 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运道相连,不再绕道洛阳,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开会通河;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惠河,到至元三十年(1293年) 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这期间也是郑家口开设渡口的 好时机。
明朝洪武、永乐间因移民的迁入,虽然故城此期移入并不多,但很多山东移 民是通过枣强“签证”的,'通过郑口进入山东是最便捷的通道。这期间也是郑家 口开设渡口的好时机。
以上说的三个时期,.笔者观点倾向于金泰和年间;即公元1206年前后。持此 观点是因为另一重要原因:在北宋庆历北流(1048年)前在高鸡泊西岸有多个摆 渡口,以沟通枣强抑或冀州与故城、漳南、平原的直通线路。在北宋开御河时的 朝议上曾提到在兀兰屯北十八里有“郝闺口”,估计即高鸡泊西岸的“渡口”, 位置在冯杏基北。
黄河北流在1057年因地震改道,曾河决“李村口”在枣强(在旧县村)北流,估计这一 “渡口”的位置在南岭踪去衡水路东1.8公里。3°]这些 “渡口”或启于隋唐时期。如是,则是世代以“渡船”为伍,以“摆渡”为业的 世家。依靠高鸡泊、黄河、龙潭谋生,当河涸、泊干、潭壅,只能迁到郑家镇的 渡口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