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55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 阜城县入东光
北宋阜城县即今址, 黄河北流在“(嘉祐) 二年( 1057年) 春二月, 是月(二十七日夜) , 雄、 霸州地震〔291]”。 因为地震影响此地, 导致“李村口” 黄河决口, 才向北决到“五千渠” 。 即已影响到阜城, 到“嘉祐八年( 1063年)省阜城为镇入东光” [292],阜城县被撤销。 熙宁二年(1069年) 黄河走东流后,于“熙宁十年(1077年) 复为县” 〔293〕 。 元丰“四年(1081年) 四月二十八日,河北转运使周革言: '小吴塢决'”[294]再次形成北流时, 又于“元丰五年(1082年) 河溢阜城下塢” [29叫但这次并未再裁撤阜城县。 应该如《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绘, 黄河自今武邑县东的阜城塢东穿阜城域, 并未再冲毁阜城县城。
2. 枣强县的西迁
庆历北流进入高鸡泊后在故城县东北沿沙河(今称大洋河) 到今景县, “(嘉祐) 二年(1057年) 春二月, 是月(二十七日夜) , 雄、 霸州地震” 〔296〕 。 因为地震影响此地, 导致“李村口 ” 黄河决口, 才向北决到“五千渠” 。 [297]这是 庆历北流影响宋枣强的开始, 北宋从嘉祐二年( 1057年) 后才治理北段黄河,历史记载才清晰起来。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 六月, 河溢恩州乌栏(禰)堤, 又决冀州枣强端, 北注瀛。 ” 〔298]才有《元丰九域志》 “熙宁元年(1068年) 省枣强县为镇入信都” ㈤刃的记载, 入信都的“枣强” 在今枣强县的旧县村,距冀州68里, 隋、 唐均在此设枣强县。 “(熙宁) 十年(1077年) 复置枣强” ,“(冀) 州东南五十五里” ㈤叭 显然迁移了十余里, 到东故县村东南㈤匕“金天会四年(1126年) , 以河患, 始迁今治(亦今枣强县) 。 《邑志》 以为广川故城, 误矣。 ” ㈤刀这年正是北宋灭亡之年, 到天会六年(1128年) 杜充决黄河阻金兵。
3. 恩州移治历亭
恩州、 贝州、 贝丘、 清河、 信成、 武城、 清阳是搅在一起的, 想弄清楚还真不是几句话的事, 恩州、 清河、 清阳就容易得多了。 更早的清阳多次迁移,到北宋时的清阳县系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又移清阳县于今州城东、 永济渠之西, 即今邑也” ㈤习, 即移于今清河县城西北的王城后村附近。 “熙宁四年(1071年) 省清阳县入清河” , 这次裁并清阳可能不与北流有关。 但元丰四年(1081年) 小吴:t帚决口后一直到金初黄河北流都经恩州城附近, 尤其在1099年内黄口决以后是全河北流, 到金初的27年间, 不时地在恩州城附近决口, 估计导致粮食连年不丰, 加之连年的筑堤劳役, 人口再流失严重, 所以到金初只能将州城迁到相对富庶的历亭县。 恩州是在北宋杀王则以后, 只所以未屠城是皇帝施恩于贝州人, 故而改贝州称恩州。 在宋时“治清河, 今治历亭” "呵,清河、 武城、 临清、 历亭为其所辖四县。
4. 宗城县地换成威县
在《金史》 中有宗城之名, 并未作任何说明。 《太平寰宇记》 和《元丰九域志》 的记载都有“宗城。 京(北京大名府) 西北一百七十里” [305o ]也就是说 庆历北流前后的宗城并未变动, 当“熙宁四年(1071年) 七月辛卯, 北京新堤第四、 第五境决, 漂溺馆陶、 永济、 清阳以北, 遣茂则乘驿相视” ㈤句之时黄河决口的第五:t帚是在东流黄河上的北决, 行馆陶(南馆陶) 、 永济(北馆陶) 、清阳(清河) 一线, 永济和其北的临清是这时被冲毁的, 才有“宗城, 畿, 熙宁五年, 省临清县为镇入焉。 当年复旧, 寻以永济隶临清” ㈤刀的记载, 因第五土帚决口的当年十二月即堵塞。 划归宗城的临清从裁并到复旧时间很短, 复置临清时又裁并永济县入临清。 这样看来宗城县在熙宁五年( 1072年) 并未因黄河受损, 其县城位置当在距大名府西北一百七十里处即今威县方家营附近。 第二次北流是元丰四年(1081年) 四月小吴大决后, “ '北京南乐、 馆陶、 宗城、魏县, 浅口、 永济、 延安镇, 瀛州景城镇, 在大河两堤之间, 乞相度迁于堤外。 '于是用其说, 分立东西两堤五十九W" [308],才导致宗城县东移至县域东缘的今邵固的鳏堤东侧, 一直到金时县城应该是相对安宁的, 但其西整个县域多在元丰北流和元符北流的不时的冲泛之中, 则宗城县在此期间应是有名无实了。 金时的宗城县即已消失, 在原县域设威州, 撤州后则为威县即今址。
5. 临清东迁曹仁镇
阳平郡(今馆陶) 临清县自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 置, 几经废置, 一直在今临西县仓上村, 熙宁四年(1071年) 黄河东流在北京(大名府) 第五塢北决后划入宗城县, 堵塞决口后在原地再置临清县, 同时将永济县并入。 元丰北流后, 属于北流之东堤的县, 未予迁移。 “宋建炎中, 河决, 移治于今州西南十里卫河南岸。 ” [309]《临清县志》 把“宋建炎中” 具体到“金天会五年(1127年) 由仓上迁至曹仁镇(今杨桥乡旧县村) ” ⑴。 ],元代临清县治仍在曹仁镇。明洪武二年(1369年) 由曹仁镇迁至中州纸马巷, 景泰元年(1450年) 砖城修好后, 县署迁入砖城内, 即今临清市。
6. 永济县并入临清
永济县始建于“唐大历七年(772年) , 田承嗣请于张桥店置此县, 以邑西临永济渠, 故以为名” ⑶I],永济渠穿此县入临清(今临西县) , 到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 因东流决口, 永济县并入临清。 以后再未于附近设置过永济县。 《方
舆纪要》 有永济城, 但未载具体位置。 据今人的研究, 其位置在今山东冠县北馆陶东南肖城村。
7.大名的迁建裁并
今大名县城东北的大街乡通过出土文物也证实, 今大名县城即为北宋之大名府, 大名府、 魏州和大名、 元城二县都曾设于此。 《读史方舆纪要》 叙述为:“大名县府东南十里。 本汉元城县地。 … …汉(五代) 曰大名县。 宋熙宁六年,省入元城县。 绍圣二年, 复置。 政和六年, 移治南乐镇, 即今县治也。 金亦为倚郭县。 元初仍治于此, 寻又迁入郭内。 至元九年, 复还故治。 明初废。 洪武三-^一年, 复置于郭内。 永乐九年, 复还故治。 ” ⑶2〕 即于熙宁六年(1073年)大名县并入元城县, 政和六年(1116年) 从大名府城迁至南乐镇的今旧治村。一直到元宪宗二年(1252年) , 县治从南乐镇迁回大名府城。 至元九年(1272年) 从大名府城复迁至南乐镇, 于明洪武十年( 1377年) 大名县并入魏县。 明洪武三^一年( 1398年) 复置大名县, 明永乐九年(1411年) 县治又从新府城移到南乐镇。 再往后则是大名县志的记载,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 、 明隆庆三年(1569年) 、 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三次漳河、 御河决口才从南乐镇的旧治村迁到今天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