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实地考察 郝金龙

289次阅读

共计 14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隋唐永济渠” 是历史所称的名字, 实际在隋时人们就称之为“御河” ,确实也是官用之河、 御用之河。 因通济渠也称为“御河” , 为分别通济渠和永济渠, 官方只能分开来称呼。 到宋时永济渠淡出人们对这条河的称谓, 官方和平民都称之为“御河” , 本文为分别隋和宋的运河, 多称隋唐运河为永济渠,称宋运河为御河, 称熙宁二年(1069年) 以后的为熙宁御河或新御河, 以行文。

今人都知道隋炀帝开永济渠, 其中段通过何处, 一直争论不休, 到谭其骥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隋河北诸郡上才正确地画出其位置。 本书在112页《故城县永济渠的来龙去脉》 作过本区域流径考证。 熙宁二年(1069年) 御河的改道或说新御河的研究也属首次, 三年来多次冲动下笔, 终因证据不足而搁笔。 •通过对卫星地图的认真研读, 实物取证, 结合对疑似老运河河道的徒步考察,
初步断定 

(1)恩州武城开御河
北宋熙宁御河疏导改道, 从武城县老城的焕光桥桥弓子〔27习始, 略循今运河 河槽东侧不远处与向东的永济渠分开, 新御河在今运河东堤内向东北, 到今祝官屯村南, 向东到陈衣庄村东入黄河北流。

理由有三: 首先, 北流的早期老城东并未形成河道, 在今武城地域大面积积水成湖, 才从甲马营向西北决入今故城县境。 御河源头的永济渠未受黄河影响, 在老武城之西仍沿御河行流, 过老城后直接汇入庆历北流的积水区。 在甲马营泄水后才形成北流河道, 此时御河水即已经祝官屯到陈衣庄东全入黄河。

其次, 从庆历八年(1048年) 到熙宁二年(1069年) 黄河在今老城东通过21年, 从冶庄村南老城城关窑取土坑观察,几乎没有发现北宋黄河的淤积土, 证明北宋黄河泛滥时永济渠积水不会太深。今天看来永济渠河道所行的老城赵庄村, 到后王庄前一线的地势比祝官屯东南的地势仍高出1米, 北宋以后, 周围村庄再未有过黄河淤积, 1970年代平整土地外, 地貌、 地势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水者, 行下” , 是御河改行祝官屯到陈衣庄的理由之二。

其三, 就是观察河流交叉时的先后叠加痕迹。 通过对前王庄后的河道考察仍是黄河在上, 永济渠在下。 再对陈衣庄附近的河道考察,能发现明显无黄河故道西岸, 应与西来的水道冲刷有关。 经卫星地图的观察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据考察和分析“于恩州武城开御河约二十里, 入黄河北流故道” 〔274 也是利用了御河自然冲出的河道到武城县陈衣庄, 再经简单疏导即成新御河 。

(2)熙宁御河确实利用部分北流故道
新御河沿北流故道到甲马营西, 今运河河道向西北穿过运河, 于今故城县城南12公里的高庄村入境到东曹官屯, 再西向西曹官屯, 并于西曹官屯进入东大洼。 多年来通过考察搜集孟故庄、 孟故庄旧址、 高庄、 曹官屯的地貌、 沟壑的证据, 基本能锁定北流在此通过, 但直接证据还是没找到。 今逢大运河治理,河道断水挖掘之际, 考察今运河与宋御河的交叉或重合点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应该是最便捷的方法。通过考察, 由李洪屯李新强同志发现了五枚铜钱, 经清洗鉴定有四枚为北宋币(见131页图1—34,发现位置见131页图1—35 这四枚钱币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于1008年) 到绍圣年间(最晚到1097年) 90年跨度。 熙宁二年(1069年) 开御河正处在此期间, 这为北宋御河在此通过提供了直接证据 

结合此前对沟壑的考察, 黄河北流到今故城时有过多条河道行流, 从卫星地图上能看出到高庄和孟故庄至少有五条行洪河道, 在图1—35北宋御河与今运河中标有“宋御河” 字样的, 即当时利用北流黄河所开的御河的位置。估计不会与实际有太大的差别。 图1—35所标“北宋御河遗迹” 乃御河所行的北流故道, 其实景见132页图1—36。

《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实地考察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