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91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响沟河的考察
响沟河也是《故城县志》未能记载的河道,实地考察得知:其流径西自西高才村接清凉江,稍东南过东高才村,再东穿过河沟村东北流3里接江江河。在响沟村西、东现仍有常年不涸之积水河道,其北仍有很宽的行洪枯河床,最阔处河槽不小于700米,今天虽然成为耕地,遇雨大年份仍会图1一29响沟村东行洪枯河床积水成灾。
《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在讲到响沟村起源时说:“据县志记载,明朝末年,此村为响沟村,相传,此村原名胡庄,明末崇祯年间,被洪水淹没,村中间冲成一条沟,水大流急,响声闻于数里之外,洪水退后,重建家园名响沟。”[1冏这则记载的“明末崇祯年间”显然是根据传说而来,但给我们提供大概年代;“水大流急”表明洪水非附近区域的雨涝。观响沟村东地貌绝非是明、清暴雨年份所行雨涝洪水冲决清凉江(索卢河)所致,而是“响声闻于数里之外”有上源的来水。表明洪水冲决高地后以建鉅之势入洼地,形成瀑布奇观,而下述的“龙潭”又具有这样的地貌条件。
(二)龙潭
高鸡泊最深处即《故城县志》记载的“龙潭”,此处大概有史以来没有断过水,所以描述为:“在县(故城镇)西三十里曲流河,相传元末有龙起此地。水深不可测,今已湮塞,断涯犹深数丈。” [1閔《畿辅安澜志》也记载:“相传元末有龙起此,水深黑不可测,今已湮废,断崖犹深数丈。”[1旳经实地考察“龙潭”的位置在今贾黄村之西,黑龙港河的流经处,正是上述“龙潭”的位置,此处在雨季依然“东来者不能西去,西来者不可东行”。河沟处海拔22米,比附近高地低6米,在元、明之际断涯有“数丈”真有可能。
故城县此处当时发生“龙卷风”也不是没有可能,早年就有“秃尾巴老李回家上坟”的传说,阳谷、范县、滕州都在其出生地建有庙宇。实际是龙卷风在作怪,如《嘉靖武城县志》记载:“羊角旋风:熙宁九年(1076年)恩州(在清河县)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望之插天,如羊角,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中,既而渐近,乃经县城,官舍民居略尽悉入云中,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死伤者数人,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县城悉为丘墟,遂移今县。”[疏]羊角旋风毫无异议乃龙卷风。
当地称为“大旋风”,学名应为“尘卷风”。春、秋天干物燥时常见。本人在几十年前曾进入过“风眼”。但小型的“旋风”会躲人、躲物、躲村庄,又往往起于墓地坟莹,所以人们都对旋风另眼相看,并赋予它灵性。麦秸垛被卷入空中的事件常有传闻。“有龙起此地”的龙潭被县志记载下来,并非无中生有,卷水上天不正是龙腾于此吗!据此推想,在明朝以前高鸡泊虽有北宋黄河淤积,但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无持续水源萎缩成“龙潭”而已。
(三)发洪水的年代
龙潭“水深不可测”,“断涯犹深数丈”应该是事实的描述,那么龙潭又怎么消失的呢?应该与响沟河有关。首先让我们想到卫河决口入索卢河,实际仅凭卫河还没有这样的冲决能力,卫水乃清、淇之水,一度在清凉江一线通过,曹操曾利用其为运河河道,斯时故城有大片洼地,并未成高鸡泊,只有到了隋唐漳河的穿行时高鸡泊巨浸才得以形成。到明清时期北宋北流基本将其淤平。
所以卫河水再大也只能淹没“龙潭”,积水加深,断无淤平之理。估计仍是漳河洪水激流冲击高地之土淤积有关。我们以《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中“明末崇祯年间”为线索考证其年代,仍需考证黄卢河或枣强县的上源来水。
1.是否崇祯年间查明末漳河,首先应明了今漳河在“ 1942年自魏县南尚村改道由徐万仓入卫,形成现今态势。”〔旳此前的漳河变徙非常,到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后,漳河分流,一支走北道,一支走中道……中支为主流,从成安北流,经广宗、丘县、威县、故城、景县,于东光汇入永济渠。”
显然“中支”系行经故城县的漳河,自此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百年间漳河在北道与中道之间摆动。如《读史方舆纪要》对故城段黄泸河的描述“数年一至泛滥,则波涛汹涌,漂庐拔树,随流而下。”[刚这大概也是抄录明正统年间邑人马伟的第二部《故城县志》,这时漳河在入运时期,应指漳卫河决口入黄泸河再次决口入故城的情形。响沟河是否形成于这个“百年间”呢?查《故城县志》有“崇祯三年(1630年)故城大水。”而《枣强县志》、《清河县志》、《武城县志》都无“大水”之记载,《漳卫南运河志》亦无漳河、卫河的决口记录。相反明末崇祯年间倒是“年年岁岁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灾、蝗灾”。[阿《枣强县志》记载“崇祯十二、十三年( 1639、1640年),连续大旱,出现人相食惨状。” 在以后就到了清朝。
2. 是否清顺治年间
再来考察清前期,“清朝时期,有人主张漳河以不治为治,沿漳筑堤得不偿失,劳民伤财。所以在清朝,漳河任其泛滥,未筑长堤,而是哪儿决哪儿堵”[19习。到清顺治二年后资料对漳卫河的水灾记载渐多,但多为一般性介绍,对河道行流描述也不一致。唯《景县志》在提到漳河时记录有具体年份;“清顺治九年(1652年),由威县、清河、南宫、枣强入河郡故城县”,接下来又说:“经冀州之武邑复入景州、阜城、交河,出天津青县之鲍家嘴与运河会,曰老漳河。”
河肯定说的不是穿过故城境再入景县。《漳卫南运河志》在明清时期漳卫南运河系大洪涝灾年简表中记载了 19次,其中一次摘要为:“清顺治九年(1652年),漳水漫溢,洪涝灾地区有衡水、德州。”〔阴但与枣强、故城、清河、景县都不一致:枣强在“顺治二年(1645年),大水灾,平地水深3尺,无收成。其后,三年、五年、十年,皆有水患,饥荒严重”;[吨故城“顺治十年故城大水”;[呵清河县“顺治十年( 1653年)御河决,洪河等村尽淹。顺治十一年(1654年),御河又决,淹没更甚,陆地行舟”[网;景县在“顺治八年河决,连年被水。
顺治十年河决老君堂”[阿。都不能与《漳卫南运河志》的“顺治九年”对应,估计响沟河的形成也不与漳河走中路有关。3. 应该是明隆庆三年在考察无果的情况下再回头看明万历十六年( 1588年)前,因为明万历十六年前漳河入运河。响沟河形成应该与隆庆三年漳卫运河决口有关。“明隆庆三年(1569年),漳河观台站调查洪峰16000立方米每秒,六月二十七日卫河决,泛清河,庐舍悉为漂没。”
此时武城县南部缘界已筑有谢公堤,武城县西界和故城县西界南部有黄泸河(今清凉江)堤和漫滩高地的阻隔,洪水主流只有在过清河县后进入南宫和枣强东界在今清凉江之西行流,到枣强县徜村北再遇高地,洪水东折,从枣强董家庄东冲决清凉江到西高才。再自东高才卷起响沟村西、村东高阜之土填平“龙潭”,由于高差悬殊“数丈”(一丈为3.33米),形成瀑布奇观,故有“声闻于数里”县志之记载。
1963年所称的“特大洪水”漳河观台站8月6日的最高洪峰只有5470立方米每秒,还不到隆庆三年( 1569年)的三分之一。所以明知县金守谅在《毛家堤水利条陈》中说:“南去夏津二十里,东去恩县十五里,西去枣强、南宫三十里,北 去故城五十里,洪波滔天,无处非水,莫辨境界。”据此看来响沟河形成后很短时间即被淹没于这片汪洋之中。响沟河形成的时期为隆庆三年( 1569年)闰六月底;上源来水是漳河特大洪水,漳卫河决口北泄清凉江以西南宫、枣强,并在故城县冲决高地所形成;同时淤平龙潭。(响沟渎的流径见102页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