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后四渎考》 饮马河与景州堤 郝金龙

261次阅读

共计 12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一)北宋形成饮马河

北宋庆历八年( 1048年)黄河北流灌注高鸡泊洼地,水深处积水10多米,故城县北部成了潴水区,潴水区外围形成若干条泄水河道,饮马河即其一也。在饮马河村冲决漳河(今清凉江)堤岸,过清凉江后在汉枣强城(在加会、唐林、王均三乡交汇处),再向西北。在故城县域内的烧盆屯西北到杨福屯再到饮马河村。当黄河北流在北官庄、万小麻冲出主河道后,在故城县的潴水区面积缩小后,饮马河即断流,金、元时期或索卢河(今清凉江)洪水在沿饮马河入故城县, 从文献与实地考察都未得出结论。清道光年徐庄卫河决口后再度成为泄洪入清凉江河

(二)景州堤

进入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到嘉靖三六年(1557年)间武城县运西地区决口次数逐年增加,明隆庆三年( 1569年)再次河决尖冢“洪波滔天,无处非水,莫辨境界”应是最重的一次。明朝廷并未对这一地区的洪水统一治理,所以运西地区各县在此期间便采取“以固门户”的策略,各自修筑防洪堤,清河一临清间筑“堰水堤”;武城一清河间筑了 “谢公堤”。此后卫河再有决口的行洪则依靠黄泸河(故城县称索卢河),因历史上五榜头(常五头)河堤就是薄弱处,东决时灌注黄官屯洼,沿今江江河一线下泄淹景县、东光等景州所辖县份,景州为防洪水在故城县与武城县缘界筑堤“以固门户”,筑起州级工程—“景州防洪堤”。《故城县志》对大堤的修筑并未记载,实地考察未获有用信息。据《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在谈到堤口村起源时说:“清初(1644年),景州在村东修了一条防洪大堤,后洪水在此村处决口,故得村名堤口。”[口9]能证实景州防洪堤的存在。当时的景州堤属北直隶与山东布政司(省)的边界(冀鲁边界)。从徐庄、坛村、堤口、红庙(故城县称杨庄),在此再向西南到赵长林(当时称樟林),再到白佛寺修堤,亦即老故城县和老武城县的边界。(景州防洪堤位置见102页图128

(三)再叙饮马河

景州堤在阻隔黄官屯洼来水时发挥了作用。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月十日郑家口南头徐家庄河漫口 ”  ,运河决口之水只能行景州大堤东侧,自徐庄、坛村再到红庙,西北接北宋时的饮马河泄洪。通过以上分析,饮马河形成于北宋庆历年间,行流时间不长即断流。从北高庄到今清凉江其长度也不过10里。清道光间卫运河决口是饮马河河道最长时期,约25里,堵塞徐庄卫河决口处后,饮马河即成枯槽。“1946年开挖黄官屯顺水渠(即今武北沟下段),由椅子河经饮马河入清凉江,成为该渠下游。”[⑻]杨福屯东向西北的河道即利用的饮马河,其东南河道逐渐湮塞,只有堤口村西北到武北沟与官道河合口处在卫星地图上可见行关于饮马河村“据传,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时,曾在此村村北河边饮过马,故取村名饮马河”[血]的说法中提到的燕王与饮马河行流时没有对应年代,所以饮马河村名的来源最多只能称得上传说。饮马河村属于故城县历史上的高阜地带,在金、元时期就有人居住,最晚有居民也在明初年的首期移民时期。(饮马河渎流径见102页图12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