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因北宋末年杜充决黄河以阻金人南侵,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了几百年的严重灾难。可北流的黄河并未断流,漳水也并未得到治理,隔几年就有洪水仍沿北宋时元符年间分三路在威县南北分流北泄,
其一,到巨鹿县方向的因属漳河淤积区,往往水过即淤塞;
其二,是元符黄河主河道,到清河县西进入高阜地区行河不易,再在清河南或西,拐而东行低洼区入黄泸河(清凉江沿线);
其三,有今运河沿线的定王河高地的阻隔不能东行,洪水只能行运河之西的洼地从临西、清河、武城、故城、景县再到青县东北入海。这样的行洪格局一直到清末都未能改观。只有武城县筑谢公堤逼水西入黄泸河,但故城县百尺村(今东、西桥村)东决,冷五头东决,因西高才东决仍然时有发生。这是由故城县的行洪大环境决定的。北宋黄河北流过后在故城县域余下的故渎就成了南来洪水和暴雨内涝排水的河道。
清、民国开了江江河,新中国开了武北沟,才有了改变,但受涝挨淹仍是不可回避的(见86页图1—25)。因无文献参考,古河道不能确知,但通过几年来的考察研究,简述一二。
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北流的二十年后的神宗熙宁元年( 1068年)六月,“河溢恩州乌栏(禰)堤,又决冀州枣强塢,北注瀛”,〔"]其“乌栏”有些史载记载为“乌禰”,即指今“兀兰”。表明事件发生在今故城县的兀兰屯(现分解为四个行政村,东南屯、西南屯、西北屯、东北屯)附近。一年后,也就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八月戊申,河徙东行” 28]后黄河不再流经而留下的枯河槽,本文称“乌栏(禰)渎”,其主河道参考64页拙作《北宋庆历黄河北流》曾作过考证,一直未考察出乌栏(禰)堤决口处。
经最近研究基本考定。河决乌栏堤于今刘堂村北,决口处在今西南屯西南郑清公路南700米处,公路南侧不远仍有故迹可循(见图101页1—27乌禰渎决口遗迹),渎偏西北行过西南屯西,再在西北屯向西北到葛村,再西北到周辛庄西南(此段有河形),周辛庄东南河形不明显,应属当时的低洼地,漫流期间主要淤积饶阳店东丁庄、曹庄、于庄、袁庄、扈庄、时庄以北,形成曾官屯、黄官屯这些高鸡泊洼地,主流形成后再于周辛庄西向北到红庙村西,再到北高庄,再东北到烧盆屯,再自杏基湖向北到南岭踪村西,再西北到尹里、三朗入索卢河(今清凉江西)。
乌栏渎决口没有堵塞的记载,河决于六月,到第二年的八月北流河主道即断流,行流一年零两个月。主流断流后的当年即熙宁二年( 1069年)就有人提议利用黄河故道作御河河道,并于第二年修成。乌栏(禰)渎的初始端被为御河,于西北屯村东新开横截黄河的御河,向东北到沙窝庄西再向东北开挖,此段有近世开的排水河可比照,自野庄向东北通“五股河”的御河。从野庄村的河形观察,自金人入主中原的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到金明昌五年(1194年)卫运河未通航前,南来的洪水都通过前野庄村东。到泰和五年( 1205年)图1一27乌栏(禰)渎决口遗迹卫河正式通航,郑口段御河堤岸完备,但泄洪河道被御河大堤斩断。南来洪水过兀兰屯后沿《故城县志》说的“南河(北流故道)”在坛村西到齐杏基泄洪。大水年份仍灌注黄官屯大洼。(乌栏(禰)渎流径见102页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