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北宋黄河北流共有三次, 庆历北流淤积今故城中、 北部; 元丰北流淤积西、中、 西北部; 元符北流时在故城县已有堤防, 造成的灾难相对减小。北宋庆历八年( 1048年) 六月, 黄河从濮阳决口通过今临清、 夏津北注恩县大洼, 恩县洼又在甲马营西北决注今故城东大洼, 继尔入高鸡泊。 九月份,高鸡泊在故城县辛庄乡沿今大洋河向东北决。 宋嘉祐二年( 1057年) 大洋河一线下游淤积, 导致行流不畅, 高鸡泊又自李村口(在北岭踪村东南) 向西北到宋枣强县(在今枣强县旧县村) 决口, 一直行流到熙宁二年( 1069年) 黄河走东流为止。 即为历史所称的“庆历黄河北流” 。
从1048年后, 故城县北界的漳河、 清河、 绛河才永失其踪。 同时还有被淤埋的古城和古迹, 如广川、棘津、 高堤、 蓿市、 历县和南蓿城。 故城境内的窦氏故迹: 如: 太子营、 邮务、吏部、 马坊、 鹿苑、 鸭鹅也只有文化上遗存了。 但枣强旧县村南的清漳河余目尚存, 这21年或有清漳水流入。
黄河又于元丰四年(1081年) 河决瀆州小吴端(在濮阳西) , 沿御河一线之西直冲恩州(今清河县西) , 这时为防黄河灌恩州城加固了鳏堤(在今清河县西) , 洪水仍从今清河和南宫县交界的清凉江到今故城之境, 大漫灌永济渠以北县大多数城、 镇、 村。 历史古迹如陵乡、 唐武城、 末桂城、 东武城永失其踪, 儒林、 五枯头、 复阳、 土营也人亡政息。
元丰北流期间在今枣强县和冀县间为行洪主河道, 沿新开御河(郑口东五股河) 下泄一部分, 沿清凉江流路下泄一部分, 故城县域为潴水区。 到绍圣三年(1096年) 元丰北流断。第三次北流为元符二年(1099年) 在内黄决口, 行流泛滥于今枣强县西和浊漳河之间, 在宋、 金交替的两年间, 仍有北流大溜缘故城西界清凉江一线通过。 一直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 杜充决黄河阻金兵黄河南徙,未断向北的黄河分流, 金明昌五年(1194年) 八月黄河全河入淮、 泗后, 黄河北流断绝。清漳水没有黄河的协助, 几年后就会自行淤塞。 到元代清漳一线已经没有漳河来水。
因为每次黄河泛滥河床都有很大程度的抬高, 成为漫滩高地, 观故城县军屯附近第三次北流要淤积两米, 主流河道附近淤积更厚。 查《读史方舆纪要》和《畿辅安澜志》 都没有充分证据说明漳河仍沿北宋前清漳河道行流, 或是已经改走今枣强县以西。 元、 明、 清时期清凉江就是北宋黄河留下的黄河北流故道, 在故城县西界南段称“西沙河” “黄路河” 。 故城县西界北段称“索卢河”“枯河” 。 但《故城县志》 记载有几十年一至的洪水, 应该是上述多种称谓清凉江引来的漳河水。
到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以后, 漳河分流, 一支走北道(接潼阳河) ,一支行中道(清漳) 。 自此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后历经百年, 漳河在北道与中道之间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