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0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明初至永乐九年(1411 年),漳河分为两支,一支由临漳行中道,经成安、肥乡、曲周,由河间府趋天津入海;一支由临漳分流,至馆陶西南 25 公里处与卫河合。永乐九年,漳河决张固村合北流,行北道。后卒全入,东流通卫河道淤。宣德十年(1435 年)修堵漳河,疏通通卫水道济运,但北流似未全断。
正统十三年(1448 年),行南道,御史林廷举奏:“疏肥乡水道,漳河遂通于卫”(《肥乡县志》)。成化十一年(1475 年),于磁县东北 2.5 公里开河村的合流处北流,将漳河阳河两河分开,使渗阳河行今河道,而漳河行中道或南道。这是澄阳河上段脱离漳河之始。
成化十八年(1482 年),漳河经南宫至冀州附近与潭河合流后北流,行中道。
弘治二年(1489 年),漳河决羊盖屯,遂形成南、北两支,均行南道;南支入魏县南,北支人成安县南,往魏县北。
正德初年(1506 年),漳河北流合溢,又从南道改行北道。但此后不久正德十五年(1520年),漳河决邺镇东的显王村,向东南流去,下游甚至夺了安阳河河道,行南道。
嘉靖初,漳河南徙魏县城下。嘉靖九年(1530 年),徒回降镇,由大名县城北东北流。次年由响王口经回隆镇,于艾家口人卫。以后到隆庆六年(1572 年)的40 余年内,均在南道范围内迁徙。
万历元年 (1573 年),漳河又北上合溢,走北道。万历十年(1583 年),漳河从临漳分成两支,北支循元至顺元年(1330 年)的北支,于武强人潭沱河;南支由临漳南东南下,至楚旺西北汇人卫河。
万历十六年(1588 年)以后,漳河分流,一支走北道,支行中道。自此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后历经百年,漳河在北道与中道之间摆动。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漳河分成三支,南支在馆陶人卫;中支称老漳河,至青县人卫;北支至宁晋与釜阳河合流,称新漳河。
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漳河分为四支。“一支自直隶(今河北省)大名府之魏县、元城(今大名西北)流至山东馆陶县归卫人运;一支由直隶至山东邱县复分为二其一,俗呼老漳河,自邱县东北分流,经直隶之威县、南宫、枣强、景州(今景县)、武强、阜城、交河等地方至青县杜林、木村与完固口之支流合鲍家嘴归运;又其一俗呼小漳河,亦自邱县西北分流,经直隶之巨鹿、广宗、平乡,至宁晋与篷合,又经束鹿、冀州(今冀县)与潭沱河合,由衡水至青县完固口复分两支:一支自完固口分流至青县,汇老漳河,至鲍家嘴归运;一支经河间、大城为子牙河,出王家口归淀”(《 辅通志》)。
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以后,漳河多支分流的散漫状态逐渐结束而集中到南道。据《大名县志》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漳且南徒人支流矣,支流即经广平元城(今大名西北)、馆陶境人御河。”
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因卫河水弱馆陶县疏凌,漳河由此归南运河。
雍正五年(1727 年),漳河从临漳、成安下,改东流过魏、元城县,又东到山东馆陶汇于御河
乾降二十七年(1762年),漳河于成安建坝筑堤,自此这一支成为漳河主流而基本定局。以后历经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朝代,漳河又多次决口和改道,均在南道范围之内。
清道光九年(1829 年)八月,漳水决冀豫交接的楚旺镇,夺溜人卫。
从明洪武元年(1368 年)到清末的 540 年间漳河较大的改道不下50 次。走南道的时间最长,达389 年。
清末,漳河行南道,但人卫口亦曾多次变更,到 1942 年自魏县南尚村改道由徐万仓汇人卫河,形成现今态势。
选自《漳卫南运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