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5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哨马营减河
哨马营村位于德州城西北6公里闸子村附近南运河右岸。清雍正十- -年(1733年)夏,卫河水涨,在哨马营、老虎仓、桑园镇(今吴桥县城)等地漫决。次年7月,哨马营等地再次漫决。鉴于当时洪水流经态势,山东巡抚岳浚建议就势疏导,“开挖新渠,以资分泄"。
后经直隶、山东两省官员会勘,决定在哨马营开挖一.条减河,该河东行5公里至陈公堤,由曹村决口放水通钩盘河故道,东北至吴桥县玉泉庄人老黄河,合四女寺减河归海,雍正十三年建成。“减河上口的滚
水坝长十二丈,后屡经延长至三十丈,坝脊比河底高一丈六尺,中建矶心12座,两岸遥堤相距百丈,并筑堤束溜。”
乾隆十四年(1749年)因泄水不畅,“将坝心二十丈降低二尺,使坝脊高于河底一丈四尺。减河长6公里,与四女寺减河合流后,共长160公里。哨马营减河在乾隆年间一直发挥着较好的效益,“照岁修之例,每年疏浚”。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还有“甚为畅达”,“宣泄甚畅”的记载。嘉庆年间,哨马营减河逐渐淤塞,至嘉庆七年(1802年)时,“河身尽成民田”。
道光四年(1824年),山东巡抚琦善曾奏示再开哨马营减河,但未能实施。此后这条减河很少见诸文字记载了。
现在德州以北闸子村南运河上,还可看到当年减水石坝的遗迹。
正文完